白蘿蔔豐富膳食纖維有助消化
「過冬」是我們客家人的一個重要節日,亦代表冬季已經來臨。這天我們家鄉家家戶戶都會製作蘿蔔粄(即茶粿)作為應節小吃。冬大過年,老少聚首一堂,做茶粄、食茶粄,一邊閒談家常,每顆茶粄都蘊藏着濃濃的親情,陣陣的歡笑聲中傳遞着滿滿愛的溫暖。
茶粄是客家傳統美食,白蘿蔔化痰清熱、消積寬中、解毒。內含豐富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臟蠕動,促進消化。素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之說,但虛寒體質人士不能多吃、易引起胃脹不適。現在跟大家分享我們客家人做茶粄的飲食文化,讓我們一起做茶粄、品茶粄。
製作方法 (45個量)
(一)處理蕉葉或糭葉
- 把清冼好的葉片剪裁出巴掌大長方形或如飯碗般大的圓形。
- 放入少許食油和葉子放入沸水中,待水再沸騰後把葉子取出,瀝乾水分備用。
(二)饀料製作
材料:白蘿蔔3000克、臘腸2條、冬菇50克、蝦米30克、半肥瘦豬肉1200克、炸豆腐50克、乾葱頭30克、生薑、芹菜、蒜苗各少量、鹽、蠔油、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流程:
- 白蘿蔔去皮刨成幼絲,加入鹽拌勻,10分鐘後抓乾水分。
- 冬菇浸發後切粒。
- 蝦米洗淨後浸泡10分鐘。
- 臘腸切片。
- 豬肉切成小塊。
- 炸豆腐切絲。
- 乾葱頭、生薑、芹菜、大蒜苗少許切碎。
- 熱鍋下油,放入薑、乾蔥爆香,再加入豬肉、蝦米、臘腸、冬菇、炸豆腐、芹菜、蒜苗炒至近熟。
- 加入鹽、糖、生抽、蠔油、胡椒粉和酒調味,裝起備用。
- 熱鍋下油,放入蘿蔔絲至炒至稍軟,與以上饀料拌勻,攤涼備用。


(三)皮料製作
材料:糯米粉1200克、粘米粉300克、中根面粉100克、鹽6克、熟水300毫升、熟油1湯匙
製作流程:
- 將糯米粉、粘米粉、中根麵粉、鹽放入盆中用拌勻。
- 加入少量開水、熟油1湯匙,順時針攪拌,邊攪拌邊加水,直至呈絮狀時便可搓成粉團,搓至顯光亮及不黏手為度,將粉團切開,分成等份(約85克)。
(四)做茶粄
- 粉團壓至薄圓形,將餡料放入後收口密封,形如大餃子(也可做成圓形),以糭葉墊底。
- 鍋中放水煮沸、蒸籠置上,茶粄蒸15分鐘後,再焗3分鐘,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