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薏米食療 唔好用錯草珠子

撰文:蕭漢松 國家執業藥師(中藥學)、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主席

全球氣溫上升,炎熱的氣候伴隨多雨,濕熱的環境容易感到疲倦,甚至引起多種疾病,如濕疹、感冒和消化不良等。以下為大家介紹一種藥食兩用的常用中藥——薏苡仁,大家都習慣稱它為薏米。

考古學家在浙江省餘姚市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遺址中,發現了數千年前的薏苡仁,印證了人類食用薏苡仁的歷史可追溯至6,000年前。經考證後,發現出土的薏苡仁為栽培品種,是最早被馴化的農作物之一。

國家執業藥師(中藥學)、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主席蕭漢松。

《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薏苡仁又名解蠡,現存最早的本草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把它列為「上品」,上品藥主滋補強壯,養生延年。薏苡仁以成熟種仁入藥,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和解毒散結的功效。臨床用於水腫、小便不利、脾虛泄瀉及癌腫等多方面。

雖然薏苡仁價格不高,然而偶有發現其混淆品在市面上流通,它就是草珠子了,兩者外觀甚為相似,一般市民不容易察覺。兩者其實有以下分別:薏苡仁長度大於寬度,縱溝佔種仁約1/3~1/2,斷面白色;而草珠子寬大於長,縱溝佔種仁1/2以上,斷面白色或半透明角質樣,只要仔細觀察便可把兩者分辨出來。兩者成分相近、功效相似,但草珠子功效不及薏苡仁,多用來製作門簾及飾物,早在漢代末期至南北朝已有兩者混雜現象,必須正本清源。

左:薏苡仁,右:草珠子

薏苡仁不宜放太久

自古以來,薏苡仁應用廣泛,炮製工藝眾多,生用性涼,長於利水滲濕、除痹和解毒,臨牀多用於小便不利和濕痹拘攣等。市面稱為熟薏苡仁的商品主要是爆花薏苡仁,是先把生品浸泡,然後蒸製,再經砂炒,炒製後芳香味增,性偏平和,長於健脾止瀉,多用於脾虛泄瀉。日常生活中,選購時應以粒大充實、色白自然、完整及無外殼者為首選。若放置日久,就會產生敗油氣,影響品質。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薏苡仁具有抗腫瘤作用,對子宮頸癌、肺癌、胰腺癌、鼻咽癌等細胞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薏苡仁的內含物亦已製成注射液及軟膠囊,臨牀用於非小細胞肺癌和原發性肝癌的輔助治療上。薏苡仁性涼滑利,屬於妊娠慎用藥物,必須多加注意。

薏苡仁簡單食療推介

  1. 珠玉二寶粥

組成:薏苡仁、山藥、柿霜餅、米,煲成粥

作用:治療肺脾陰虛、不思飲食

  • 薏米檸檬水

組成:生薏苡仁、熟薏苡仁、檸檬,煲水作日常飲用

作用:清熱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