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藥師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經濟美白霜 外用中藥去斑去黃

香港的秋冬,陽光依然猛烈。歲月不饒人,年長了,在強烈的陽光下暴露的日子久了,面部的皮膚就會變得又厚又黃,而且會出現黃褐斑、雀斑、老人斑等,皮膚細胞的自行更新功能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緩慢。由這時開始,表皮的死細胞就很難脫落和磨掉,反而留在面上,漸漸堆積,令面部皮膚變得非常粗糙,沒有血色和光澤。

不少活血去瘀的中藥,都能令血液加速循環,使新陳代謝加強。不過,一般活血化瘀中藥都是內服的。外用活血化瘀藥,一般是為了碰傷、撞傷等去瘀止痛,例如雲南白藥。另一方面,活血化瘀藥也需視個人體質而使用。

驟眼看來,活血去瘀的中藥美白皮膚好像毫不相關,實則大有關連。為了每個人的不同體質都可以安全使用活血化瘀藥來去黃、去斑,我的經驗就是外用於面部皮膚上。將活血去瘀的中藥製成膏狀,每天塗在面上,可令面部表皮細胞血液循環改善,加速表皮細胞更新,每天塗藥到面部,馬到功成,又不影響身體,一舉兩得。

一般能去斑去黃的中藥有:川芎、乳香、白芷、白芨、白附子、白朮,可選擇性使用。除了乳香外,其餘藥材都不貴,比起買一瓶現成的美白霜肯定經濟得多,而且是純中藥成份,不怕買了一些加入水銀來漂白皮膚的產品。如果你能夠堅持長期地用,你的面部皮膚可以保持白皙和紅潤,而且可預防老人斑過早出現。

中藥師之旅-中藥師-隔週三, 專欄

藥都安徽亳州

以三國時期作為題材的電視劇、電影、手機遊戲俘虜不少男士,幾乎全民皆兵。遊戲世界內,畫面的迫真程度令玩家仿如親歷三國時期。官渡、赤壁、合肥、潼關等戰役兵臨城下,各路英雄馳騁沙場,逐鹿中原。「毒海」浮生下廢寢忘餐、日理萬機,不當藥師當軍師。這次中藥師之旅就跟大家回到三國!

東漢末年戰役頻繁,民不聊生,魏、蜀、吳三國鼎立,孕育出一系列令人津津樂道的歷史故事。先從曹魏說起,曹操、夏侯淵、夏侯惇和許褚,以及為關羽刮骨療傷,最後遭曹操處死的千古名醫華佗等人全都祖籍沛國譙縣,即現在的亳,亳粵音為「博」。

縱使身邊猛將如雲,亦非戰無不勝,而曹操亦不能倖免。兵敗董卓後,退守老家,由於兵力不足,於是興建運兵道,士兵們充當跑龍套,不斷經運兵道移動,然後在城牆四方「出鏡」,佯裝擁有千軍萬馬,故弄玄虛。隱秘的運兵道直到1938年才被發現,並成為中國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軍事設施之一,又名「地下長城」。

安徽亳州自商湯建都到今,屹立至今已三千多年,是一座蘊藏着深厚文化歷史的古城。亳州地靈人傑,又能產出豐富的糧食和中藥資源。安徽亳州中藥材交易中心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因此享有「藥都」的美譽。在明、清期間安徽亳州、河南禹州、河北安國和江西樟樹藥市林立,合稱四大藥都。亳芍、亳菊、亳桑皮和亳花粉這「四大亳藥」享負盛名,當地大範模地種植中藥,世世代代以藥為生,與藥共存。

初到亳州,數日大雨連場,水淹河道,憑藉「汗血寶馬」驚人的馬力及狂傲的扭力助我們成功「渡江」。拜訪當地藥學前輩們把酒談歡分享經歷和心得。餐桌上也能發現亳州人是很懂吃「藥」的,他們把鮮懷山清洗乾淨,仔細去除鬚根,然後蒸熟,帶皮的懷山蘸上天然蜂蜜,簡簡單單地製作出一道養生美食。知識一點一滴累積下來,「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踏踏實實地藥行天下,寫出我的故事。

國家執業中藥師及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主席蕭漢松
中藥師之旅-中藥師-隔週三, 專欄

行山尋草「路路通」

「中藥師」這個職稱對很多香港市民來說都很陌生,在接受訪問或出刊時,很多時都被改成「中醫師」。然而,中藥師與中醫師的工作並不相同,培訓學習內容亦大有不同。我不懂把脈、看舌象等診症技巧,我的工作是審方、鑒定中藥、配發藥物、處理藥事法規、炮製、製劑等,這份不顯眼但必須具備大量專業知識的工作,就由2000年乳臭未乾的我開始踏上「中藥師之旅」。

由於生性好動,畢業專題選擇了有關香港中草藥的課題,差不多每星期都去行山採藥製作標本,自此養成踏草尋青的習慣。當時陪伴著我們上山下海的是李甯漢教授及劉啟文博士兩位師傅主編的《香港中草藥》,一套八冊,上山下海有備無患,雖然我每次都擔任「運書」工人,但一直樂此不疲。

帶著薄弱的藥用植物學知識,一行四人一路嘻嘻哈哈到達大潭水塘進行第一次中草藥實地考察,沒有花、沒有果的植物幾乎全都不認識,即使有開花結果的植物也不見得認識多少。無知的人是最幸福的,這次與楓香樹相遇了,也是秋天不少攝影愛好者賞紅葉的其中一個品種,當時遍地果實,一眼便辨認出是常用中藥「路路通」,這種喜悅引領著我一直走下去,從不止息。

中藥「路路通」有祛風活絡,利水,通經之效。

路路通外表很特別,一點也不難辨別,但不少同業都提出一個疑問,就是發現路路通表面間中會出現一些白色物質,到底是霉變還是鳥糞都有聽過。事實是,由於楓香受損後會分泌出樹脂,乾燥後便出現這些白霜樣樹脂斑,絕非雜質,可安心使用。

中藥小百科

【植物名】楓香

【中藥名】路路通

【入藥部位】成熟果序

【性味與歸經】苦,平。歸肝、腎經。

【功能與主治】祛風活絡,利水,通經。用於關節痹痛,麻木拘攣,水腫脹滿,乳少,經閉。

國家執業中藥師、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主席蕭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