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師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防胃癌,就要早治胃痛

相比起三、四十年前,現時患胃癌的人數顯著下降,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的改變(減少食用燻製或醃製的食品),以及雪櫃的普及令一般人可以吃到更新鮮的食物有關。

一般來說,男性患胃癌的情況較為常見,尤其是接近老年的男性。一些患有貧血的人,因胃內壁受到影響,導致缺乏維他命B12,所以患上胃癌的風險也較高。此外,近親患有胃癌的人,風險也比較高。

患了胃癌,可能會持續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體重急降,進食後每每有肚脹的感覺,嘔吐甚至吐血,大便出血或呈炭黑色等症狀。若發覺自己有以上症狀無需驚慌,因不一定是胃癌的,但應該看醫生檢查一下。

胃癌的形成一般進展緩慢,所以胃癌的早期可以治療。如果30歲以上出現較頑固性的胃痛,我們就更要重視治療了,因為能夠及時解決這種胃痛,就有可能預防癌變。

治療頑固性胃痛的中藥有:白芍,佛手,砂仁,厚朴,木香,川楝子,香附等,而可溫補胃脘的中藥有:人參,黨參,黃芪,淮山,白朮等,可祛胃寒的中藥有:丁香,乾薑,吳茱萸,小茴香等。

雖然,長期胃痛未必一定會演變成胃癌,但應防患於未然,只要胃健康,我們的五臟六腑都會健康。以上的中藥怎樣運用,要視乎各人體質而定,在使用之前還是要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臭狐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中醫最高境界 「不治已病治未病」

很多人不了解中醫和不懂中醫,他們是以西醫的眼光和思維方式來看中醫,完全不懂中醫的思維方式和精髓。作為一個有著幾十年經驗的中醫師,我的觀點是——中醫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永遠有傳承的價值。

要知道,西醫研究的是物質的身體,它是一門技術,可以標準化,人材也可以批量培訓,所以現在的西醫很強大。但中醫研究的是形而上的身體,是一門藝術,需要靈感和悟性,所以,真正學懂中醫的人材不多。高明的中醫不僅可以在疾病的初期發現,並能提前消除疾病,這就是民間常說的「中醫治未病」。

事實上,治未病的概念源遠流長,早在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已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等等概念。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亦倡導「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並提出「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起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的觀點。所以,治未病可說是中醫學重要的預防保健概念,強調防患於未然,亦是中醫的養生之道。

我認為,這是中醫的最高境界,也是中醫的生命所在。如果理解了這兩點,那些不相信中醫的人就會放棄他們幼稚的觀點了。中醫還是一門哲學,一門關於人生的哲學。學好了中醫不僅可以治病救人,還可以修身養性,成就人生的其他事業。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中醫防癌 先祛體內寒毒

香港醫管局每年公布的最新癌症數字,個案數字都是上升,顯示癌症的問題絲毫未有紓緩。

在中醫來說,癌症其實是屬於一種寒毒。這種寒毒在人體內屬於一種胎毒,自身帶有寒毒的人,不太容易因身體器官受感染而產生炎症,好像很健康,但其實不然。寒毒引起癌病的病機,是人體的先天陽氣不足,真火不足而不能溫暖全身臟腑器官,令寒毒內生積久不散。也會因為年老虛衰而化虛寒內客不散。或者由於身體某個器官患慢性疾病,久病必虛,虛而化寒毒內生所致。古書有云:「壯人無積,虛則有之。」所以癌症多發於中年以上的人群中。人體的元氣漸衰是形成癌病的原因。

寒邪在人體內會愈來愈多,不斷在體內擴散,將器官、細胞、血液凍結變硬充塞體內時會產生劇痛,癌病人的面色會變黑、變青、變暗及消瘦。當人的陽氣真火散盡便會死亡。

癌症屬於寒毒寒邪侵襲身體,而中藥可以祛寒毒又可以扶正氣,應該是最好的治癌方法。既然人體虛衰會生內寒,那麼治療癌症就以補為治療原則了。補為主,扶正培本以消積。我告訴大家,人體的腎臟中藏著真火,稱命門之火,為一身陽氣之本,能溫煦全身臟腑器官,可以祛散體內的寒氣。古書有云:「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類風濕關節炎 留意用藥變化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發病多數從四肢遠端的小關節開始,進一步影響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到了晚期,更會出現肌肉萎縮關節強硬變形等嚴重影響。

中醫認為,這病屬於風、濕、熱痺之邪入侵骨骼,加上病者本身肺、腎偏弱所致。而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類型多,有屬偏熱性的,有屬偏濕重的,病情亦輕重不一。但不論哪種偏性,長時間反覆發作都會轉化為風寒虛證。根據經驗,中醫中藥可以改善甚至有機會治癒這病,但是所需的治療時間會長一些。

以下介紹一條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反覆發作,屬風寒虛證的方藥:

黃茋1兩,白朮1兩,杜仲1兩,羌活5錢,獨活5錢,秦艽5錢,牛膝5錢,防風5錢,桑寄生5錢,細辛1錢,當歸5錢,甘草2錢。

以上方藥之中,含有多種活血祛風濕藥。例如秦艽,功能祛風濕、舒筋絡,常用於風濕痹痛、關節拘攣、手足不遂等症,而且無論寒濕、濕熱、痺症,新症或久症,皆可應用,向來使用都常會配伍防風、羌活、獨活、桑寄生等,此外也常與祛風解表藥同用。但由於全方較複雜,而且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需時較長,用藥必然會有變化,因此這條方只供大家參考,如要真正治療,還是註冊中醫師辨證施治才可靠。

中藥師之旅-中藥師-隔週三, 專欄

南京尋結香花 摘下曬乾滋養肝腎

2018年在聖誕節期間重遊故地,這次中藥師之旅來到六朝古都—南京。前往紫金山天文台雙腳懸空乘坐索道、夫子廟吃喝購物、玄武湖自駕電動船遊湖、獅子橋的美食和遊覽明孝陵和中山陵等名勝古蹟全是必去景點。

早在2006及2010年的炎夏已先後到訪過南京,這已是第三度遊覽南京了。這次最特別之處便是多了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我的女兒相伴出遊。清晨時間,外在環境溫度低,寒氣迫人,鼓起畢生勇氣撇下被窩,前往南京中山植物園,沒錯是植物園,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匪夷所思的事。前兩次來到南京氣溫是36度,熱得汗流浹背、出汗如出浴,而這次氣溫約6度,樹葉上掛滿了不是露珠,而是雨水,天公不作美。

南京尋結香花
南京尋結香花

女兒都習慣跟着我們去看草藥,她沒太大興趣,亦不太抗拒。停下來喝水時,看到了含苞待放的結香花,被它深深吸引的不只是絹絲狀毛茸光澤的花朶,它的莖自行地打成一個結,宛如過山車的車軌,十分有趣。

結香花原產於中國,又名夢花、打結花等,資料顯示推斷在16世紀末被引入到韓國和日本栽種,褐色的樹皮是製作和紙的原材料。過去日本的鈔票是由結香花樹皮製成的,以難以偽造而聞名。綻放著香味的花朵是密蒙花習用品,讀書時期已跟它不陌生,結香花性平,具有滋養肝腎、明目消翳的功效,最適宜於冬末、春初花開放時採摘花序,曬乾。結香花由多個稍彎曲棒狀花蕾集結成半圓球形的花序,仔細地觀察可看到被着淡黃色毛茸,有如絹絲般柔軟順滑,以色澤鮮艷、無雜質者為佳。閒時取4-6朶結香花配合片糖泡水飲用,悠然自得。

南京尋結香花
南京尋結香花

回程時,看到幾名老人家沿途尋寶,他們地毯式搜索在樹上掉下來美國山核桃果實,尋寶者把部分辛苦找回來的「寶藏」送給了女兒。寒冷的天氣中,送來了滿滿的溫暖,女兒吃得津津有味。時光飛逝,過去由於南京夏季氣温炎熱難擋,民間把南京、重慶及武漢合稱「三大火爐」,由於環境變化及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已不及以往,「火爐」的地位亦已動搖。

吳敏祺 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
吳敏祺
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神經性皮炎 中藥加醋外敷

神經性皮炎是常見皮膚病之一,患者會因痕癢而經常用手搔抓,令皮膚日久變厚及變色。中醫認為,這病屬於肺虛肺燥,加上皮膚日久失養,又外感濕燥熱邪毒所致。

現代中醫治療神經性皮炎的報道,始見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而自80年代以來,除了在臨床上獲得較大進展外,還開展了有關神經性皮炎防治的實驗研究,甚至有研究認為精神因素在發病原因中佔主導地位。

在辨證分型上,神經性皮炎可分為風熱鬱阻、血熱風盛、血虛風燥等型,各有不同特徵和療法。但歸根究柢,根據本人的經驗,皮膚病一般採用外用外洗的方法會有較好效果。中藥外用外洗,可直達皮膚,起直接的藥物作用,既快見效又安全。至於治療神經性皮炎,應採用養膚潤燥的中藥為主。再配合一些解毒去濕的中藥為輔助治療,應會很有效。以下這條方,就是一條外洗治療神經性皮炎的經驗方藥:

何首烏1兩,當歸5錢,苦參5錢,荊芥5錢,蛇床子5錢,地膚子5錢,百部5錢,大黃5錢,生地5錢,甘草5錢。

以上藥方用五碗水煎煮個半鐘,至剩下二碗水,再加入一碗白米醋,攪勻攤涼後外洗患處20分鐘,每日一次,連續洗20-30天。但要注意,這條方只供外用,不宜內服。使用時如有任何疑問,應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過度活躍症 古代已有

小朋友的過度活躍症,在西醫來說是屬於腦功能輕度綜合症,一般患者的智力可完全正常或接近正常。臨床表現多為好動,愛做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無論做什麼事也難以持久,所以它的實際問題並不只是過度活躍而已。西方醫學界現時對這問題的稱呼全名,也是「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ADHD)。

大家千萬別以為過度活躍症是近代才出現的,其實古時的《四庫全書》中已有記載:「小兒三四歲,多作異常動靜者,此先天或為不足之徵,培養後天,多能自癒。」所以,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只要找中醫調理一下,症狀多能改善,而一般當長大了就沒有問題了。

小朋友過度活躍症,中醫診斷多認為是肝有鬱熱,肝氣不暢,肝火上盛所致。一般治療要滋養肝腎,清肝炎,養心,並補補腦髓方可。以下給大家分享一條配方,可供參考:

龍骨8錢、牡蠣8錢、代赭石8錢、白芍3錢、龍膽草2錢、遠志3錢、淡竹葉2錢、茯苓2錢、麥冬3錢、百合3錢、甘草1兩半。

但要注意,小朋友過度活躍症並不能單靠中醫方藥就完全解決,因為中醫也不是萬能的。本病必須家長配合,不要對孩子太多懲罰責駡,應多給予關心;若孩子稍有進步,便應用鼓勵讚賞的方法,配以中藥調理,一定有效。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善用白附子 祛寒兼美白

在中醫來說,今年屬於「長夏」,因此這個夏天可能仍有一段時間維持酷熱天氣。每年夏天,女士們除了減肥,當然也會忙於美白

如果以坊間的美白產品和中藥相比,相信大部分女士都會相信美白產品的功效較多,但我常對年輕女士說,美白產品很多時都是以化學成分為主,即使聲稱當中有某些植物或中藥的有效成分,相關的成分往往也是在實驗室合成,而不是真正從植物中提煉出來。因為根據中藥的製藥經驗,從植物中提煉有效成分的成本非常昂貴,很難製成百多元一瓶的美白產品。

因此,我有時候會建議病人,自行以中藥白附子,外用護膚。

其實,古時已有記載用白附子製成面霜作美顏之用。白附子藥性大溫,屬純陽的中藥,能祛寒濕之頑疾,故能令皮膚變白。因為寒濕凝聚在面上,會令膚色暗黑及容易出黃斑。而且中醫認為久病必虛寒,面部久患之濕疹、面癬、汗斑、頑固暗瘡等頑疾都屬寒濕之病,所以白附子有能治面部百病之稱,現今用作美容護膚最合適。

如果女士們想自己面部的皮膚白淨無斑緊緻,我教大家兩個簡單有效又經濟的白附子護膚法,正式製作和使用前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1. 將白附子粉末加白芨粉末用開水溶解成糊狀,外敷在面上30至50分鐘,然後用清水洗乾淨天一次。
  2. 將白附子粉末加白芨粉末製成面脂,每天作護膚品塗於面上。用久了,面部皮膚就會白淨無斑,兼緊緻無皺紋了。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皮膚下垂救星 – 黃芪

歲月催人,年紀大了,皮膚和肌肉自自然然就會開始鬆弛和下垂。特別是臉部、下巴、頸部、手臂、下腹部。這種現象會令人困擾,特別是女士們更害怕這種現象出現。

肌肉皮膚的鬆弛下垂,在中醫來講是人體的正氣虛衰了,再無力承托肌肉和皮膚,所以肌肉和皮膚就因地心吸力往下垂了。不過,中藥黃芪可以補救下垂的肌肉和皮膚,雖然不能100%回復,但也能補救20%至30%。

黃芪是最安全的補氣中藥。黃芪不但可以增強身體各器官的功能,在美容方面可以你護皮膚、托毒生肌,令皮膚緊緻肌肉結實。特別對一些容易面腫眼腫的女士,更有改善的功效。

中藥黃芪可補救下垂的肌肉和皮膚,雖不能100%回復,但也能補救20%至30%。

黃芪改善人體衰老是有證明的。但中醫師在用藥時都很少單用一味,一般都會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配合多種中藥使用效果會更好。例如屬於脾虛肥胖型的,我就會用1-2兩黃芪,再加白朮、蒼朮、布渣葉、蛇床子、五味子等中藥。又例如、體虛氣虛型的,我就會用黃芪1兩,再加淮山、芡實、白芍、升麻、五味子等中藥。

總之,不同的體質就要配合不同的中藥。共通點是大量用黃芪,就算有高血壓糖尿病、腎病都可以用,很安全,不過始終要配合體質而用,大家在用藥前一定要先諮詢你的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年輕白髮冇得救?

上星期我在本欄談到了年輕人的暗瘡問題,暗瘡即使不用藥,只要保持皮膚清潔,隨著年齡漸長,也會有一定的改善。但另一個問題:青少年白髮,卻不會因年長而消失,除非不停的外用染髮劑,但這一來並非治本,二來長期用化學染髮劑也有機會對頭髮造成損害。

青少年白髮一般有兩大原因:其一是遺傳基因,父母若頭髮早白,兒子多半也會早生白髮;其二是腎精虛,血氣少,例如若年紀輕輕經常為學業緊張憂慮,頭髮也會早白。

筆者有一條方,只要經常服用,日子有功,會慢慢幫助你白髮變黑:炒黑豆1兩半、黑芝麻1兩、旱蓮草5錢、何首烏5錢、細辛1錢、炙甘草2錢,清水煎服。藥渣再煎水,作為洗頭用。

青少年白髮一般有兩大原因:其一是遺傳基因;其二是腎精虛,血氣少,如常為學業緊張憂慮,頭髮也會早白。

黑豆、黑芝麻、旱蓮草、何首烏,都對腎有補益的作用。中醫典籍指黑芝麻有滋補、烏髮、通便、解毒等功效,即使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看,它也有上述功效。旱蓮草則可滋養肝腎,能烏鬚髮,益腎陰。何首烏更是補腎烏髮的名藥,也是中醫經典補血藥,具有益精、養血補肝等功效,一直屬於中醫藥上的經典抗老延年藥物,令白髮變黑只是它的一小部分功用而已。

本方主要可強壯、益精血、榮潤膚髮。無副作用,可經常使用。一般堅持服用及洗頭三個月,可見效果。使用前可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