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三、四十年前,現時患胃癌的人數顯著下降,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的改變(減少食用燻製或醃製的食品),以及雪櫃的普及令一般人可以吃到更新鮮的食物有關。
一般來說,男性患胃癌的情況較為常見,尤其是接近老年的男性。一些患有貧血的人,因胃內壁受到影響,導致缺乏維他命B12,所以患上胃癌的風險也較高。此外,近親患有胃癌的人,風險也比較高。
患了胃癌,可能會持續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體重急降,進食後每每有肚脹的感覺,嘔吐甚至吐血,大便出血或呈炭黑色等症狀。若發覺自己有以上症狀無需驚慌,因不一定是胃癌的,但應該看醫生檢查一下。
胃癌的形成一般進展緩慢,所以胃癌的早期可以治療。如果30歲以上出現較頑固性的胃痛,我們就更要重視治療了,因為能夠及時解決這種胃痛,就有可能預防癌變。
治療頑固性胃痛的中藥有:白芍,佛手,砂仁,厚朴,木香,川楝子,香附等,而可溫補胃脘的中藥有:人參,黨參,黃芪,淮山,白朮等,可祛胃寒的中藥有:丁香,乾薑,吳茱萸,小茴香等。
雖然,長期胃痛未必一定會演變成胃癌,但應防患於未然,只要胃健康,我們的五臟六腑都會健康。以上的中藥怎樣運用,要視乎各人體質而定,在使用之前還是要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