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保健湯水

中藥師之旅-中藥師-隔週三, 專欄

益母草湯 具婦科調理功效

益母草是植物界恩賜給女士們的婦科良藥之一,藥用價值非常高而且應用廣泛。益母草——始載於《本經》,為唇形科草本植物。於夏季莖葉茂盛,花未開或初開時採割地上部分、鮮用或曬乾用均可。筆者在此跟讀者們分享一些有關益母草對於女性日常調理身體的保健湯水。

中藥小百科
【別名】茺蔚、益明、益母蒿
【性味】辛、苦、微寒
【歸經】歸心、肝、膀胱經
【功效主冶】

  1. 活血袪瘀:用於婦科月經不調或閉經、產後腹痛。
  2. 利尿消腫:用治水腫、小便不利。
  3. 清熱解毒:對於熱毒壅滯或濕熱所致的皮膚瘡癰、癢疹,有止癢消癰的作用。

【益母草桑寄生湯】
【材料】: 益母草12克、桑寄生15克、龍眼肉20克、枸杞子6克、雞蛋1個(先煮熟去殼)、大棗3枚。
【做法】: 益母草、桑寄生、龍眼肉、枸杞子、大棗、用約三碗水浸泡30分鐘後武火煮滾後放入雞蛋、轉文火再煮50分鐘。
【功效】: 滋補肝血、活血調經、潤膚美肌。可舒緩女性月經周期不適、血虛腰酸、面色蒼白。

益母草
益母草

【益母草四物湯】
【材料】: 益母草12克、川芎10克、全當歸6克、白芍15克、熟地黃15克、大棗3枚、生薑3片。
【做法】: 將湯料用三碗水浸泡30分鐘、然後武火煮滾後轉文火再煮50分鐘。
【功效】: 活血散瘀、調經止痛、滋陰補血適用於氣血不足、體虛偏寒、子宮寒冷所引起的月經瘀血、舒緩痛經。

【益母草烏雞湯】
【材料】: 益母草50克(洗淨切小段)、烏雞1隻(去皮燙水後斬件)、龍眼肉20克、枸杞子6克、當歸6克、川芎6克、大棗3枚。
【做法】: 龍眼肉、枸杞子、當歸、川芎、大棗加入約1500ml水浸泡30分鐘後武火煮滾、放入烏雞、益母草、轉文火煮1小時、加入適量鹽調味。
【功效】: 活血祛瘀、清除惡露、調理身體。可用於婦女產後坐月飲用。

【注意事項】

  1. 感冒期間忌服
  2. 正在服用其他藥物者忌服
  3. 孕婦或哺乳期間忌服
  4. 對任何益母草及中草藥的過敏者忌服
  5. 如有任何疑問請先向中藥師或中醫師查詢

作者: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成員食品部副主任梅英

中藥師之旅-中藥師-隔週三, 專欄

清熱利濕 解肌消腫靚湯水

每逢假期結束,幾天的「吃、喝、玩、樂」伴隨著天氣高溫多雨,濕熱薰蒸,容易令人疲憊、關節痠痛等不適。此時,粉葛扁豆鯪魚湯最適合不過了,它有清熱利濕,解肌消腫等功效,這次中藥師之旅就是帶大家去到街市及介紹一款四季適宜的保健湯水。

回想此湯的味道,已迫不及待走去街市購買所需材料:粉葛、赤小豆、扁豆、鯪魚、豬尾骨和紅蘿蔔。 走進街市,看到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攤位一個接一個,有買菜的、買魚的、買肉的,一應俱全,每個攤檔都是人頭湧湧。

隨著天氣高溫多雨,濕熱薰蒸,容易令人疲憊、關節痠痛等不適。粉葛扁豆鯪魚湯便最適合不過,皆因它有清熱利濕,解肌消腫等功效。

首先,我到魚檔挑選一條既新鮮又肥美的鯪魚,然後向檔主滿心歡喜地說:「老闆,唔該幫我揀一條鯪魚,用來煲湯,四個人份量」。老闆熱情地回應:「今日鯪魚好生猛,揀條靚的俾妳,同妳劏埋。」檔主的殷勤及熱情態度、價格合理,多年以來累積不少捧場客。

拿著還在活跳跳的鯪魚,走到豬肉檔買過豬尾骨,最後今日的主角 – 粉葛出場了。按照《中國藥典》2020年版的收載,明確區分中藥葛根單指是野葛這株植物的根,而粉葛則是來源於甘葛藤的根部,兩種是不同的植物。煲湯應用粉葛,煲出來的味道甘、鮮、甜。一切準備就緒,滿心歡喜的踏上回家的路。

回到家中,忙了大半天,換上瑜伽服,做著瑜伽,靜待今天我的作品出鍋,時間過了一小時左右,湯的香味已撲鼻而來,看來,今晚又胃口大開了。

中藥小百科
【粉葛貳豆鯪魚湯】
【材料】:粉葛1斤、紅蘿蔔1條、鯪魚1條、豬尾骨1斤、赤小豆2錢、扁豆2錢、陳皮1角、鹽適量
【做法】:
1.豬尾骨用薑水飛水備用
2.鯪魚煎好放入魚袋
3.所有材料洗淨,切好,赤小豆,扁豆,陳皮以清水浸泡半小時
4.將所有材料放進瓦煲,加清水2.5公升,武火煲沸後,轉文火煲2小時,放適量鹽調味便可

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秘書Kate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