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炎炎夏日,很多人都會飲涼茶來清熱氣,時而至今,涼茶依舊是嶺南地區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這次就先從夏枯草說起,夏枯草喜溫和濕潤的環境,且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很嚴格。最早見於現存最早的中藥專著《神農本草經》,它的應用歷史久遠,幾乎無人不曉。由於它於炎夏的5-6月時,花穗會變成棕褐色,所以稱之為夏枯草。

它不單是一味常用中藥,也能從花和莖中獲得橄欖綠色染料。鮮品具有類似生菜的味道,西方人們會把嫩葉和嫩芽可作為蔬菜食用,雖然葉片含有苦味的單寧,只要清水洗淨便可去除,可用來製作沙律和湯,而南京地區仍保留着以夏枯草代茶飲用的習慣。夏枯草選擇在晴天時採收,剪下花穗,然後曬乾或陰乾,常用以配製成涼茶,最家傳戶曉的有夏桑菊、五花茶等。「飲杯夏桑菊,清肝兼明目;飲杯夏桑菊,清熱解瘡毒。」這是1984年夏桑菊在內地的廣告口號,可謂一針見血。
夏枯草生長分佈廣泛,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等國家亦可發現其影踪,資源甚廣,在世界各地也擁有悠久的藥用歷史,傳統中醫藥以果穗入藥,性味為寒,具有清肝瀉火、明目和散結消腫的功效。而西方則以葉作為促進傷口愈合的藥物,並將其名命為Selfheal,十六世紀草藥學家John Gerard認為世界上沒有治療傷口的草藥比夏枯草更好。

由於每個宿萼的基部均藏有小堅果4枚,手搖發出沙沙的響聲,不妨與孩子把它當作樂器來耍玩。選購夏枯草時應挑選穗大、色紫褐、潔淨、無葉及梗和搖之作響的便是佳品。
夏枯草羅漢果茶
組成: 夏枯草30g、羅漢果半個、冰糖適量
功效: 清肝瀉火、潤肺利咽。
做法:
- 夏枯草及羅漢果稍微沖洗。
- 加水8碗,浸泡15分鐘。
- 武火煮滾,轉中火煲30分鐘,最後5分鐘加入冰糖,待暖後享用。
服用禁忌: 脾胃虚弱者慎服,糖尿病患者可把冰糖去除,按個人喜好增加羅漢果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