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 姑 - 快樂生B, 專欄

產後出血

Peg姑自小聽說母親生BB就像經過「鬼門關」。現代醫學較從前先進,大多數生育都能母子(女)平安,相信未必有很多媽媽有命懸一線的感覺,但其實「產後出血」一直都偶爾在醫院內發生,隨時奪取媽媽性命,只是因為及時作出了處理,才不致釀成悲劇。

「產後出血」顧名思義即是生產後才發生的大量流血,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會出現,通常在BB出世後24小時內,甚至剛出世後立即發生;原因大致分四類:(一)子宮收縮不良(tone)。當大家都以為宮縮只在生BB前發生,以幫助子宮頸擴張及推進BB,其實生育後更須有宮縮去令子宮收緊,減少出血。但有時由於產程過長,子宮過於疲累,產後不懂反應、又或產程太短,生產後的子宮未來得切反應,忘記了收縮,甚至催生葯物用得不當、本身有大子宮肌瘤等,都容易令子宮被干擾,不能做好本份去收縮,子宮血管也難以收縮,造成大量出血,這也是全世界約七成婦女,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生育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造成「產後出血」還有以下三個原因:(二)創傷(trauma)。子宮內壁、子宮頸或下身會陰位置都有機會因為生產而出現傷口,若果傷口大、未即時察覺和處理、傷及多條血管等,都會令出血較多。(三)組織(tissue)。若有胎盤殘餘組織黏着子宮,也會阻擬子宮收縮。(四)凝血(thrombin)。若果媽媽血小板過低,又或其他凝血功能出現障礙,同樣令血液難以凝固,造成產後出血現象。

記得有一年的農曆新年,一位孕媽媽作產入院,基於上一胎一切順利,於是爸媽都相信這次更加「easy job」,兩人都顯得輕鬆;由於輪班關係,為她辦完入院程序後我便把她交予我同事處理。怎料當我再上班時,看到生產後的她,躺在牀上,臉如白紙,原來生產後子宮突然收縮不好,出現極大量出血,幸好情況已穩定,我只需繼續為她輸入各類型的血製品、送她往ICU,以及作一些善後工作。BB出生後呼吸也並不理想,需送往新生嬰兒加護病房,只見爸爸忙於為BB做轉房登記工作,進進出出,想分身陪伴太太和BB,雙眼通紅,像被剛才發生的事嚇傻了一樣。

媽媽和BB留院約十天,記得當日正值情人節,兩人康復理想,終於可以出院了!媽媽臉色紅潤得多,可以走動,而BB也呼吸順暢,精靈可愛,我心裏也覺得欣喜!爸爸走來輕輕攬了我一下說:「原來生仔可以咁危險!」衷心道謝完後,一家三口便滿足地離開了,回家與大兒子團聚。

因疫情緣故,今年情人節和年宵,或許沒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慶祝浪漫一番,但只要愛的人還在身旁,一家齊整,便是最好的情人節禮物!祝大家情人節和年宵都快樂,美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