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冠病

中藥師之旅-中藥師-隔週三, 專欄

沙菊羅漢果茶舒緩新冠病情

2022年對於大家而言絕對不是頭好年頭!第五波新冠疫情大爆發,水銀瀉地般傳播,每天負面新聞和疫情消息報道不絕,各家各戶比以往更為潔淨,衛生要求亦隨之嚴謹,老老幼幼更為自律,出出入入也變得更加小心翼翼,過着戰戰競競的日子。

我亦難逃新冠瘟疫的厄運,發燒、喉嚨灼痛,咳嗽等來勢洶洶,毒如猛獸!退燒片、清熱解毒片和消炎藥等傾巢而出。再艱難也堅持吃東西、服藥、休息……盡我所能,做好本份,務求盡快減輕身體痛楚,其餘一切也不重要。身心飽受新冠的摧殘,精神上承受着不能言諭的壓力,只有身受其害才能深深的體會到。

艱苦的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好不容易到了第五天,病情基上也開始穩定下來了,只剩下少許的喉嚨痛、聲沙、咽喉痕癢和咳嗽。在家隔離已是最佳的狀況,患病期間在資源有限條件的情況下,不得不說全靠家中有限的中藥材湯料輔助,也很慶幸自己從事於中藥行業工作多年,可以運用一些簡單的中藥小知識來幫助自己及家人舒緩病情。

因此,製作了一些湯水來為自己及家人減輕病楚,連續服用三天,咽喉腫痛問題得以解決,說話聲音也逐漸回復清晰,胃口轉好,疲累感亦消除,作息有時,多喝溫水,身體漸趨康復,已經舒坦得不少了,可回歸日常生活當中。

中醫藥是我國祖先們長期醫療經驗實踐積累傳承下來的寶貴遺產,值得我們年輕一代的傳承弘揚,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康復旅途的其中一味調理藥茶。

沙菊羅漢果茶

【沙菊羅漢果茶】

【材料】

北沙參15g、百合15g、玉竹15g、川貝母10g、玄參10g、麥冬15g、陳皮10g、杭菊花15g、甘草6g、羅漢果半個

【做法】

1.     六碗水浸泡30分鐘。

2.     武火煮滾,然後轉文火煮60分鐘。

【服用方法】飯後服、代茶用。

【適用範圍】熱證病後期表現症狀有喉嚨乾、喉嚨痕癢引起咳嗽、頭暈。

【注意事項】熱症後期餘病、陰虛證為宜,如:脾腎陽虛、痰濕內阻、胸悶食少、便溏腹脹,不宜適用。

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梅英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袪濕中藥有助治新冠病

中醫學上有所謂「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濕是其中之一,也是一種邪氣。不過,中醫所說的邪氣不是鬼怪,而是指「致病因素」。如果天氣長期陰雨,居住的地方潮濕,或長時期在水上工作,或淋雨濕衣後未能及時換衫,都會導致身體受濕。特別在人體狀態較差的時候,最容易在上述的的環境下感染濕邪,即受到濕這種「致病因素」影響。

在中醫來說,濕邪是一種很濁而且會滯留很久不去的邪氣。所以,因感染濕邪而引起的疾病一般病程較長,很難治療。例如:濕疹風濕痛症、慢性腸胃炎、慢性尿道炎、慢性肝炎等都屬於濕邪的疾病。總之,濕邪之病最傷人的正氣,而脾虛的人則最容易受濕邪侵入。

甚至,持續快兩年半的新冠疫情,也屬於一種邪氣,亦和濕有關。所以,國內曾公布中藥使用指南,若感染新冠後有腸胃不適症狀的,可用袪濕的中藥治之。

新冠病也屬於一種邪氣,亦和濕有關。所以,國內曾公布中藥使用指南,若感染新冠後有腸胃不適症狀的,可用袪濕的中藥治之。

其實,可袪濕的中藥有很多,例如:慢性尿道炎或膀胱炎可用通草、車前草、金錢草、雞骨草、川萆薢、燈芯草去濕;慢性腸胃炎可用蒼朮、佩蘭、藿香、白頭翁、穿心蓮、青蒿、苦參去濕;皮膚濕疹可用地膚子、白花蛇舌草、蒼朮、滑石、萹蓄去濕。

但要注意,當濕邪入侵人體初起病時,可以用袪濕的中藥,但如困濕邪滯留在人體時間太久,就會損傷人的正氣,再只用去濕的中藥已無濟於事,這時候最好是大補脾胃,大補陽氣,即「扶正以袪邪」。如何運用去濕的中藥,最好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