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香港大學公布 大數據新冠疫苗研究

隨著特區政府撤銷口罩令,疫苗成為未來防新冠最重要的屏障。政府推行新冠疫苗接種已有兩年時間,但至今70歲或以上人士的第三針接種率仍相對較低,已接種三針的80歲或以上人士只有64.3%。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黃志基教授表示:「我們過去一直缺乏根據真實世界數據進行的大規模研究,證明新冠疫苗對香港人的效用,使部分人特別是長者及慢性病患者,對疫苗的效用及副作用存有疑慮,更對接種加強劑感到猶豫。」

研究團隊將2022年第一季,即Omicron變異株流行期間,醫管局臨床醫療管理系統的電子病歷及衛生署疫苗接種記錄,當中包括健康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士,進行大數據分析,並發表6份醫學研究報告。

綜合研究結果發現:

  1. 接種第一針新冠疫苗,已能顯著減低與新型冠狀病毒病有關的死亡及嚴重併發症風險,已接種的針數逾多,保護的強度逾高。
  2. 對於已接種三針疫苗的60歲或以上人士,疫苗對預防入院、嚴重併發症及死亡的效用均超過80%。對80歲或以上人士預防死亡的效用更高達95%。
  3. 疫苗對患有慢性疾病、多病共存或免疫力較弱的人士同樣有效。
  4. 已接種三針的12歲或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疫苗對和新冠有關的住院、入住深切治療部及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效用達86.1%至98.4%。對減少心血管事故的效用亦有46.3%至91.1%。
  5. 疫苗對慢性腎病患者預防和新冠有關的住院及死亡同樣有效(44% 至86%),而且沒有增加不良事故的風險。研究對象包括65歲以上人士、接受透析治療或已進行腎臟移植的患者。。
  6. 多病共存的人士,接種三針疫苗較兩針減低死亡率超過90%。
  7. 針對與新冠有關的住院及死亡的效用,感染新冠病毒後接種一針疫苗而產生的免疫力,與接種兩針無顯著分別。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研究團隊的四位學者:(左起)尹旭輝博士、黃志基教授、陳慧賢博士、黎子駿博士。

黃教授表示:「今次一系列的研究均以醫管局的大數據為基礎,結果可信性高。研究結果反映疫苗雖然未必可以完全預防感染,但可以減少嚴重併發症、住院或死亡個案。因此,接種疫苗極為重要,特別是長者。同時市民亦應按時接種加強劑,以加強保護。最後,感染後接種疫苗而產生的混合免疫力,不比單靠疫苗提供的保護力遜色,故此在現時很多人已經感染且同時已接種疫苗的情況下,放寛防疫措施甚至撤銷口罩令,是合乎科學原則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