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 姑 - 快樂生B, 專欄

BB再見了@《星空下的仁醫》(下)

上期Peg姑提到痛失胎兒或新生BB的父母,定必感到極度悲傷。在醫院裏,即使再忙,我們自然都會放慢步伐,陪伴他們共度短暫的留院日子;行內通常會作出以下的處理方法,令他們在悲傷中能好過一點。

無論是屬於懷孕早期的「流產」、後期的「胎死腹中」,還是出生後才救不活的「新生嬰兒死亡」,媽媽均不會入住產後病房,而盡量安排她們留在婦科的獨立房間,以免她們看到其他BB或聽到其哇哇哭聲會徒添哀傷。其次是給予時間和空間;由於喜事頓然變噩耗,一切來得太突然,而且生育後又比較虛弱,可謂身心俱疲,大部分媽媽通常未想抒發悲傷,只想丈夫或親人陪伴,靜靜地度過;若然此時就送上一大堆慰問,如「唔好唔開心」、「妳仲後生大把機會」等,沒用之餘還讓人感到煩厭,倒不如少說話,照顧好她生理上的需要,以及容許她的摯愛陪伴她,共同面對或許是同等的痛。

至於照顧媽媽的醫護人員,都盡量安排特定某幾位同事,以增加親切感,讓媽媽感覺安全,較願意抒發心中所想,有必要時會轉介臨牀心理學家以作輔導;另外,無論一舉一動都先顧及爸媽感受,例如已沒有心跳呼吸的嬰兒誕下,我們好好把BB包裹後,究竟父母預備好抱抱BB嗎?還是想遲一點才作道別?父母想替BB作解剖以查明原因,還是就此作罷,不想BB再「受苦」?每一步我們都應小心處理,他們每一個決定我們都應尊重。

最後我們會替誕下的嬰兒影相或留下腳印,送給父母留念。當然,若見到他們再次懷孕,見證着另一個嬰兒出生後哇哇大哭,是我們最感欣慰的事,因為證明了這個家庭嘗試走出陰霾,再次勇敢接受新生命的來臨!祝願所有BB出生後都能快樂地大哭一場,對全世界說:「我出世啦!」然後愉快健康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