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提起精神-張漢奇精神科醫生-隔週二

過度活躍症 有苦誰人知

早前獲商業電台邀請,擔任節目《有誰共鳴》的嘉賓,講的是現今大部分父母都十分關注的課題:ADHD,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

記得我自己小學時,在老師眼中也是一個很活躍的小朋友,那時候每天上課前排隊,老師都會走上前來拖著我的手,但不全是因為親暱,而主要是防止我「百厭」,離開隊伍不知跑到了哪裡去。

而在上課時,我常常都會感到悶,於是就會逗附近的同學說話,所以當時不少老師都覺得我很「百厭」,甚至曾提出我是否患了過度活躍症的疑問。那時也常有老師問:「張漢奇,你的成績都不錯,但為什麼上課總是不專心,不是逗同學說話,就是做別的事情,但老師提問你又可以給出正確答案,究竟是什麼回事呢?」其實當時我也答不上來,當然老師也拿我沒辦法。

想起小學時的情況,的確有些像我們現在講的ADHD同學。他們上課的時候,總是坐不定,回想起來,他可能有ADHD的問題,但當時的社會沒有太多這方面的知識,他只被稱為「百厭星」。

坦白說,回想起來我覺得當時我的確是一個「百厭星」,主要是因為上課聽老師講解時,我好像很快就明白,不需要再專心聽下去,所以就會覺得沉悶。但我的這些表現,卻未必屬於ADHD。

現在我做了精神科醫生已超過20年了,見過不少ADHD的患者。回想起小學時的情況,當時有不少同學仔,的確有些像我們現在講的ADHD。他們上課的時候,總是坐不定,每次老師一轉身寫黑板,他們便會搞搞震,或者和其他人說話;而當老師轉身面向同學,他們又會乖乖坐定。其實上課的時候,他們大部分比我更不專心。其中一個同學的課本上,全都畫滿了公仔,考試的時候他的成績也只是馬馬虎虎,現在細心回想起來,他有ADHD問題的機會可能頗高,只不過當時社會普遍沒有太多這方面的知識,所以他最終只被定性為「百厭星」。

張漢奇醫生
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