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檢查

專欄,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吸煙人士易患膀胱癌?

膀胱癌,一般人或許不會太關注,但腫瘤科醫生對它卻比較重視。一來因膀胱癌的個案,大部分惡性度都比較高,必須早發現並盡快採取最有效治療,才可達至最高的根治機會。

就現時所知,膀胱癌最主要的風險因素是:吸煙。一般來說,在臨床所見,10宗膀胱癌個案,可能有8-9宗的患者有吸煙習慣。當然,膀胱癌還有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在漂染廠工作,長期接觸含致癌物質的染料;長期有膀胱結石而沒有適當處理;某些非洲地區有些寄生蟲感染,也可導致膀胱癌。但以上這幾個因素,相對於吸煙來說都屬於較少見。

一般來說,在臨床所見,10宗膀胱癌個案,可能有8-9宗的患者有吸煙習慣。

至於膀胱癌的症狀,主要是血尿尿頻。血尿就是小便中混有鮮血,可以有很多原因,所以有血尿不等於有膀胱癌,但膀胱癌則大多會有血尿這症狀。有部分膀胱癌引起的血尿,會在排尿至最後階段,想用力排清剩餘的尿液時感到痛楚,算是一個較典型的病徵。

若膀胱癌仍在最早期,甚至未必有血尿已可引起尿頻,但尿頻同樣可以有很多原因,醫生通常怎樣分辨呢?第一看年齡,若病人較年輕,不似是一般前列腺毛病的年齡而有尿頻,會較擔心可能是膀胱癌;第二看尿頻的發展,若發展急促,數月內已演變成嚴重尿頻,也有較大機會是膀胱癌,應考慮詳細檢查。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

專欄,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多生痱滋會變口腔癌?胸圍太緊又易有乳癌?

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異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台灣人傳統喜歡嚼食檳榔,也是一個口腔癌的主要成因。其他如:吸煙、喝酒,也是現時所知的口腔癌成因。而生痱滋有時可能是因為感染過濾性病毒,或口腔不清潔而導致黏膜發炎,但這些情況和口腔癌並沒有具體關係。

至於為何有以上的謬誤說法,可能是因為口腔癌最早出現的病徵,有時是口腔潰瘍,近似生痱滋,而令人誤會生痱滋同口腔癌有關。但若不是生痱滋,那麼一開始已經是口腔癌的病徵。

所以,生痱滋最需要注意的可能是簡單的消炎,和日後口腔清潔的問題,而無需過度擔心會變成口腔癌。但當然,如果生痱滋持續不退,甚至變得有點異常,就應該趕快去睇醫生檢查一下。

口腔癌最早出現的病徵,有時是口腔潰瘍,近似生痱滋,而令人誤會生痱滋同口腔癌有關。

還有另一個常見謬誤:胸圍太緊易有乳癌

其實,並沒有證據顯示,長期戴大小不適合的胸圍會增加乳癌風險,這只是數年前開始在網上流傳的謬誤。

不過,我還是建議女士們應該佩戴大小適合的胸圍。除此之外,亦應該定時定候做乳房檢查,包括成年後可開始每個月自我檢查,以及由45-50歲起每一、兩年做一次乳房造影或超聲波檢查,希望萬一有乳房腫瘤,便可以及早發現。因為乳癌若能在早期發現,透過手術和藥物治療,現在的痊愈率是很高的。

亦有不少人曾經問我:去按摩「通淋巴」會否增加患乳癌風險?

基本上,淋巴是人體一些正常的通道,作用是將皮下組織多餘的水份引流,回到人體的循環系統。透過按摩是否有能力通淋巴,就不得而知,但相信這樣做並不會增加乳癌的風險。反而應小心,不適當的按摩有機會引起肌肉拉傷細菌感染等等。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