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水腫

Angel Ho - 美容時尚 - 逢週四, 專欄

你都有「子宮宮寒」嗎?

有沒有留意天氣轉涼,室內仍然長期開着冷氣,女士們到餐廳還是點一杯冰涼的凍飲,還不時會穿上短上衣展現美好身段。子宮是女性身體最怕冷的地方﹐經常受寒會加重宮寒。中醫角度「子宮寒冷」會出現經痛問題,月經不規則、手腳冰冷等症狀,不單影響卵巢、子宮的功能,甚至會加速老化、小腹脹起、水腫等問題。

我偶爾亦會放縱一下,感受冰涼的感覺,要減輕子宮受寒不適,除了日常可以從茶飲着手,多飲黑糖水或桂圓紅棗茶好好調理身體,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外,亦可以接受一些暖宮療程,減輕不良習慣對身體影響。

最近做了一個「養生暖宮按摩經絡調理療程」,治療師首先會開啟穴位,做到疏通經絡、調節荷爾蒙分泌,之後用到「暖宮機」在肚部按摩,提升子宮溫度、減少宮寒問題,最後用肚燭按摩作為療程結尾,有去除肚風及紓緩女性週期各種不適作用。

治療師非常細心,手勢亦非常專業,過程中感受到整個肚部升溫,亦有不時詢問我有沒有不適,我告訴她穴位按摩有些不適時,她指是正在按子宮反射區,不適的感覺有可能跟月經不調相關,此療程正正可改善此問題。

療程後, 全日肚部非常暖和,晚上亦非常好睡。

娛樂

阿Mo頸脊椎神經水腫有消退跡象  有望下週移除氣管造口    AK30歲生日願望:早日康復

MIRROR紅館演唱會事故至今兩個多月,So Ching(蘇芷晴)男友阿Mo(李啟言),仍然在伊利沙伯醫院神經外科病房留醫,情況穩定。剛剛過了28歲生日的阿Mo已拆除頸箍,可遠望窗外景色,亦可以自主呼吸,但仍未能自主咳嗽。

阿Mo
李父在第12封代禱信中指阿Mo:「頸脊椎神經的水腫繼續有消退的跡象,似乎部分手臂的肌肉也有微弱醒覺的現象。」

阿Mo爸爸李盛林牧師今晚向教友發出第12封代禱信,信中指阿Mo:「頸脊椎神經的水腫繼續有消退的跡象,似乎部分手臂的肌肉也有微弱醒覺的現象。」不過由於阿Mo的吞嚥反射神經未完全復原,以致間中不自覺將嚥下的水和流質飲料,從聲帶流進肺部,引致吸入性肺炎,產生微燒。

阿Mo
李父又指阿Mo有望下周移除氣管造口。

李父又指阿Mo有望下周移除氣管造口:「但掙扎的是,若氣管造口移除後而有肺炎的情況再轉不穩定,立刻會將先前所做的一切工夫打回原狀。請懇切在禱告中紀念啟言這重大關口。」李父又感謝各個有心人為阿Mo生日所做的一切:「啟言看到自己的應援燈箱,#銅鑼灣Stillhouse的祝福 及各界人士那分對他過去成長經歷的愛與了解而衍生的連繫感,特別強烈。」

阿Mo
李父又感謝各個有心人為阿Mo生日所做的一切。

另外MIRROR副隊長AK(Anson Kong)明日30歲生日,他今日出post慨嘆2022年本應是特別和期待的一年:「可惜現在只想洗掉這一年,願一切事情從未發生。」AK指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三位受傷舞蹈員早日康復:「希望能將大家的祝福轉化成能量,幾位朋友Mo、Fung、Zisac早日康復。」

阿Mo
AK明日30歲生日,他今日出post慨嘆2022年本應是特別和期待的一年:「可惜現在只想洗掉這一年,願一切事情從未發生。」

對於有人疑在阿Mo生日應援展覽中,用Airdrop發放惡意圖片,AK表示:「最近看見有不同聲音,更有人在Mo的生日應援做出惡意行為,不管你們的動機如何,其實咁樣係會加深受害者的傷害,旁人未必明白,經歷呢件事嘅人精神創傷有幾大。希望大家多一點包容和同理心,用正能量去面對和看待呢件事。」

阿Mo
AK指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三位受傷舞蹈員早日康復。
阿Mo
AK表示:「最近看見有不同聲音,更有人在Mo的生日應援做出惡意行為,不管你們的動機如何,其實咁樣係會加深受害者的傷害。」

李盛林牧師代禱信12全文:

感恩:

1.     五大洲的祝福

感謝來自五大洲(亞洲、美洲、大洋洲、歐洲和非洲)各界朋友及信徒,對啟言的祝福和禱告的掛念。

2.     生日祝福應援

感謝各有心人為啟言的生日所做的一切。啟言看到自己的應援燈箱,銅鑼灣Stillhouse的祝福及各界人士那分對他過去成長經歷的愛與了解而衍生的連繫感,特別強烈。

3.     微弱的醒覺

感謝神,頸脊椎神經的水腫繼續有消退的跡象,似乎部分手臀的肌肉也有微弱醒覺的現象。

4.     感謝醫療專家團隊

感謝醫療團隊對啟言悉心醫治和照顧,並陪同積極解決一關又一關的問題。以致啟言建立了對團隊醫療方案的信任及感受到他們對他的關愛。

代禱:

啟言最新狀況

1.     吞嚥反射神經

由於吞嚥反射神經還未完全復原,以致啟言間中不自覺地把所嚥下的水和流質飲料,從聲帶流進肺部,引致吸入性肺炎,產生微燒。

2.     移除氣管造口的掙扎

有望下週移除氣管造口,但掙扎的是,若氣管造口移除後而有肺炎的情況再轉不穩定,立刻會將先前所做的一切工夫打回原狀。請懇切在禱告中紀念啟言這重大關口。

3.    24小時躺在枕頭

上週摘下頸箍後的一個新適應,是動過手術的位置直接與枕頭長時間接觸,並倚靠其承託頸部。頭部24小時躺平在枕頭上,對一個常人都困難,何況啟言呢!

MO 爸媽

1.     Mo 爸媽的代入

a.     曾好幾次在躺平的位置代入啟言的姿勢,一段短時間已受不了,要將頭轉向另一個位置。但感受到啟言……

b.     每當無意中有年輕人出現在我面前,不期然目光就會落在他頸部的3、4節,心裡說:「啟言,你就是這個位置了,求主憐憫你。」

2.    11個星期開始的「另類人生」

做了牧師和教授40年,從沒有直接面對過傳媒和商界,更不知道娛樂界的文化,但藉著啟言這事件開闊了我的眼界,也因此更明白啟言平時所面對的是甚麼。

生活

婦科第一致命癌 – 卵巢癌

今年的母親節為5月8日,同日亦是世界卵巢癌日。卵巢癌位列本港女性常見癌症第6位,然而死亡率為婦科癌首位!主因在於病情進展快,且初期症狀不明顯,約八成患者均在晚期才確診,大大提高治療難度;加上復發率高,令死亡率更高。

黎女士現年39歲,2016年發現自己胃部不適兼身體水腫,更在一個月內暴瘦十多磅,後來看婦科醫生再照磁力共振,最後由腫瘤科醫生確診四期卵巢癌,並已擴散到腹腔及肺的外圍。

「當時我還年輕,很害怕再沒時間和丈夫、3歲的囡囡繼續相處;加上丈夫和家人支持,令我更有動力去面對這個病。」雖然治療過程辛苦,但她仍於2017年完成所有手術及化療治療,基本上可算康復。可惜在2018年9月初,黎女士定期抽血後被診斷復發。「當時我即刻哭了,為甚麼這麼快復發呢?我真的不想再受手術化療的煎熬。但為了囡囡還有丈夫,總算又捱過去了。」

2019年3月底完成所有化療療程後,黎女士情況理想,醫生告訴她有一隻口服標靶藥物,持續服用可減低復發風險,惟兩年藥費高達50萬元,難以負擔,希望政府可將該藥納入安全網,資助患者接受維持治療。

婦科腫瘤科專科謝嘉瑜醫生表示,卵巢癌的成因暫時未能完全明瞭,惟相信與卵巢長時期不斷排卵有關。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肚脹、腹部不適、小便頻密、大便困難及食慾變差等。

卵巢癌位列本港女性常見癌症第6位,然而死亡率為婦科癌首位!初期症狀不明顯,加上復發率高,令死亡率更高。

「卵巢癌死亡率高,是因為早期卵巢癌並無明顯症狀,難以發現。而且卵巢位於盆腔內,無法直接觀察,為檢查帶來一定困難。」謝醫生表示,「85%晚期卵巢癌患者在一線治療後會出現復發,而在每次復發後,患者存活期都會下降。如何更早地發現卵巢癌,並且有效防止復發,及延長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一直是臨床上的目標。」

謝醫生又出,近年卵巢癌治療有很大的進步,除了手術,放射治療及全身性治療,患者在完成治療過程後,可以利用維持治療來進一步控制病情,「臨床數據顯示,以標靶藥物作維持治療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

以口服標靶藥作維持治療費用不菲,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歐洲醫學腫瘤學會(ESMO)及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的卵巢癌治療指南,已把維持治療包括PARP蛋白抑制劑納入指引內。另外,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蘇格蘭醫藥聯盟(Scottish SMC)及加拿大健康藥物和技術署(CADTH)等,都已撥款把卵巢癌維持治療PARP蛋白抑制劑納入資助藥物名單中。

(左起)婦科腫瘤科專科謝嘉瑜醫生、患者黎女士及卵巢癌關愛組代表黃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