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消化系統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天灸可治虛性寒性疾病

冬病夏治是現時很多人關注的概念,意思是在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治療虛性、寒性的疾病。不論澳港,由於生活習慣的影響,人們的平均體質都是愈來愈虛、愈來愈寒,因此也形成冬病夏治愈來愈重要。適合冬病夏治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呼吸系統疾病 —— 哮喘、鼻敏感、慢性支氣管炎,容易感冒等。
  2. 消化系統疾病 —— 胃痛、腹瀉腹痛、消化不良,腸胃功能紊亂等。
  3. 痛症: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4. 婦科疾病:子宮肌瘤、經痛,乳腺增生等。

最為人所熟悉的冬病夏治是天灸,每年農曆七月是天灸期,傳統要灸3次,近年也有醫師提倡增至5次。甚至冬灸也大行其道,冬灸不能說沒有功效,但就不是冬病夏治了。

最為人所熟悉的冬病夏治是天灸,每年農曆七月是天灸期,傳統要灸3次,近年也有醫師提倡增至5次。

現在已入夏了,如果到診所天灸時間不方便,已錯過了天灸的日子,其實也有替代方法的:可以在家自行溫灸,用艾條或艾盒對足三里,肺腧,脾腧,胃腧,大腸腧,大椎,命門,腎腧,次髎等穴位經行艾灸,也有溫經散寒,溫補肺脾腎的作用。每次每個穴位灸15分鐘,以感到微溫即可,不用拘泥於天灸的日子做,其實全年每天都可以做,有這恒心的話相信很多消化系統病、呼吸系統病、婦科病、周身痛症等都可以減少。實際進行艾灸前,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專欄,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咖啡可以防癌?

咖啡在本港已成為大潮流,不再只是辦公一族的提神飲品,很多人家中都有咖啡壺、咖啡機,超市貨架上也滿是各式各樣的咖啡豆和咖啡粉。2017年更有一份研究發表,飲咖啡可以將患上某幾類癌症的風險降低,包括乳癌大腸癌肝癌甚至頭頸癌。但大家飲咖啡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熱飲定凍飲?

咖啡熱飲還是凍飲本來問題不大,但過去有研究顯示,經常喝太熱的飲品,例如高於65℃,有機會令咽喉的表面細胞受損,反而會增加患上頭頸癌的風險。所以,用滾燙開水沖泡出來的咖啡,最好稍為放涼才「歎」了。

2. 飲幾多?

上面提到的2017年發表的研究,在非吸煙族群中,每日飲2至3杯咖啡,有助降低患上乳癌、大腸癌、肝癌、頭頸癌等的風險。當然,也許我們都認識一些朋友,每日飲不止2至3杯咖啡,這就要小心了,因為研究並沒有指明飲多於2至3杯咖啡會有更好的防癌效果。

反而過量飲咖啡亦有機會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速,以及失眠,更會影響消化系統,所以飲咖啡的量最好適可而止。

2017年更有一個研究發表,飲咖啡可以將患上某幾類癌症的風險降低,包括乳癌、大腸癌、肝癌甚至頭頸癌。

3.加奶?不加奶?

暫時並沒有具體資料反映飲咖啡時加奶與否,對防癌效果會有影響,但要注意一點,有部分食肆出售的咖啡,並不是加鮮奶或淡奶,而是加「植脂奶」,亦稱為「奶精」,屬於人工合成的化學製品,曾有研究顯示它和心腦血管阻塞有關。

最後必須強調,雖然研究顯示適量飲咖啡有助預防某些癌症,但更重要的還是從整體生活習慣上防癌,包括飲食運動、作息等。例如在防癌飲食方面,市民應該均衡飲食,多吃蔬果,少吃紅肉等,從而減低患癌的風險,而不是單靠飲咖啡!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
專欄, 提起精神-張漢奇精神科醫生-隔週二

抑鬱症有樣睇?

抑鬱症,據估計,大約佔本港人口的8-10%。雖然抑鬱症數字是整體持續上升,但其實會受很多環境因素影響,例如經濟、社會動亂,新冠疫情等等,都有可能增加抑鬱症個案。

世界衛生組織在多年前估計,到了2020年,抑鬱症會成為全球頭號病症。當時沒有人能預知2020年會爆發持續不退的疫情。現時雖未有2020年後最新抑鬱症數字,但臨床上的確發覺,抑鬱症的影響比過往更大。若不幸患上抑鬱症,會逐漸開始損害日常生活功能,若不適當治療,隨著病情發展,會引致自殺危機明顯增加。事實上,抑鬱症是可治之症,如患者能及早接受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痊愈,回復正常的生活。

抑鬱症並不是一種單純的情緒問題。人體腦內有數以億計的腦細胞,細胞與細胞之間在信息交換時需要靠一些分泌物質來傳遞,如果腦部分泌的化學傳遞物質失衡,便可能引發抑鬱症。所以抑鬱症其實包含有生理上的病變,亦因此有機會以藥物糾正。最重要是及早發覺,開始處理。

抑鬱症,約佔本港人口的8-10%。雖然數字是整體持續上升,但其實會受很多環境因素影響,例如新冠疫情等等,都有可能增加抑鬱症個案。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診斷標準,抑鬱症的定義是:病人於持續兩星期以上,有5個或以上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症狀,當中必須包括「情緒低落及/失去動力」,其他症狀包括:

身體方面 —— 頭痛失眠、身體虛弱、胸口感到翳悶/不適甚至感到呼吸困難、腸胃不適/消化系統失調、失去活力並常感到疲倦、多夢、睡醒後覺得好像沒睡過一樣、周身骨痛。

精神方面 —— 心情煩躁易發脾氣、精神緊張難以鬆弛、情緒低落及/失去動力、對事物失去興趣、腦裡不停想著不愉快的事、覺得自己沒有用、自卑或自責、難以集中精神、覺得將來沒什麼希望、覺得不想做人/有自殺念頭。

以上症狀,很多時都是出於病人的主觀感覺。若出現多項以上的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及/失去動力,而持續超過兩星期,建議諮詢醫生,作出評估。

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艾灸神闕穴 肌膚回復年輕

艾灸是中醫學上的一種溫補療法,而且比針刺穴位較容易自我在家中進行。它針對的也是穴位,一般是先選出保健穴位,然後將一片生薑或一茶匙細鹽放在穴位上,再在生薑或細鹽上放一個艾粒,把艾粒點著直至它燒完為止。雖說沒針刺穴位那麼需要技術,但由於要用火間接接觸身體,最好還是讓中醫師進行。

古時候曾有傳說,有人年老仍顏如童子,是因為每年以艾灸臍中的神闕穴三百至五百壯(壯是艾灸分量的單位)。神闕穴即是人的肚臍位,歷來中醫都不主張直接用針刺這穴位,只宜進行艾灸。

艾灸是中醫學上的一種溫補療法,而且比針刺穴位較容易自我在家中進行。

事實上,我們肚臍之下是藏有人的生命和十二經絡的基本因素的總匯處,反覆長期艾灸這部位,可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如果再配合在關元穴、氣海穴、命門穴、足三里穴等經常進行艾灸,效果更佳,可全面增強人的消化系統、心血管內分泌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皮膚也能回復年輕。甚至有可能顏如童子,烏鬚黑髮,健步如飛,舊病不發,延年益壽。

但注意,若想達至抗衡人的自然衰老過程,必須長期使用,別期望艾灸幾次便有明顯效果。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