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背痛在香港非常普遍,哪些人最容易有這問題呢?其實有一個簡單的統稱 —— 低頭族。
近年不論年紀,都有很多人成為了低頭族。當然,若是小朋友,值得注意的是花太多時間打機成為了低頭族,尤其有時看見一些BB坐在BB車上都在看平板電腦。而成年人來說,大部分人每日手機不離手,無論閒談或公事上使用通訊軟件都愈來愈普遍。此外,在辦公室內長時間使用電腦,也很容易變成低頭族。
在生理上,肩頸的角度不正確即容易發生肩頸背痛。所以,除了低頭族,有一些維修性的工作,經常需要抬頭專注進行維修,也會造成肩頸背痛,原理和低頭族是一樣的。
以上的不良姿勢若長期習以為常,不及早處理,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嚴重發炎,像機械人般頸部關節不能活動自如。偶然也有些病人,雖然看過脊醫,接受了治療,卻沒有理會脊醫的整體建議,結果除了炎症繼續存在之外,還可能演變成頸椎提早退化。病人可能經常感覺痠痛疲累,頸部開始無力,頭痛,頭部好像愈來愈重。嚴重時會影響血液輸送到腦部,而頸椎退化最終會導致骨刺、椎間盤突出等問題。
脊醫治療肩頸背痛,主要以手法治療配合關節矯正技術,以準確和輕快的手法將錯位的關節復位。這些手法治療是建基於解剖學,再配合適當的儀器例如射頻技術,除了讓關節復位,也替關節附近的肌肉消炎止痛,並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擺脫機械人狀態。

長遠來說,必須採取措施預防肩頸背痛復發。首先,最重要的是改善長期的不良姿勢,因為很多人的痛症都是因長期不良姿勢而逐漸形成的。例如看手機、看書時,應盡量和眼睛成水平,不要讓頭垂得太低。家中工作室或辦公室的座椅,必須調校適當的角度和高度,坐姿方面要坐直,腰部和大腿大致成90度,膝關節也應大致成90度。最後,坐著時雙腳要避免懸空,需要時可使用適當的腳墊。而使用滑鼠或平板電腦時,前臂必須有承托,不要「吊手」。而每坐著一小時,應起身放鬆一下肌肉,尤其頸部肌肉,也有助預防肩頸背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