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銀屑病「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症狀

撰文:陳厚毅醫生(皮膚科專科醫生)

銀屑病(前稱牛皮癬),估計本港大約有4萬名病友,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症狀可分為「看得見」與「看不見」兩種。

銀屑病「看得見的症狀」,包括一些皮膚上的疹塊,這些疹塊一般邊界分明,呈深紅色,表面有一些灰色或黃色的皮屑。這些疹塊大多位於關節的外側,例如手肘、膝頭,但身體其他部位也有機會出現。另一些「看得見的症狀」還包括頭皮、髮線位置容易發炎和出現皮屑;指甲也有機會受病情影響而出現離甲的情況,影響病人的外觀和自信。

至於「看不見的症狀」,其實也有很多,我們現時多稱這些為「共病」。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共病,是銀屑病關節炎,在統計上,可能有50-80%的銀屑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銀屑病關節炎,這些關節炎在早期未必可以從表面察覺,可能只是關節出現「晨僵」,即每天早上起床,或停止活動一段較長時間後,患處關節會出現活動困難及疼痛。

其他銀屑病的共病,還有腸炎、眼睛虹膜炎等。若是中度至嚴重的銀屑病患者,病情控制得不好,炎症一直影響身體,長遠更有機會增加心臟衰竭或中風的風險。最後,銀屑病往往影響外觀和自信,有些患者甚至在沒有疫情時也零社交,不敢運動,因此情緒難免會受影響。本港曾有研究顯示,約25%的銀屑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包括早期的抑鬱症、焦慮症等,這些也屬於「看不見的症狀」。

銀屑病
陳厚毅醫生

所以,銀屑病並非單純影響表面的皮膚病,它所攻擊的不只是皮膚,也有機會同時攻擊關節、眼睛以及其他器官,甚至影響精神健康。

現時銀屑病的治療,一般會根據病人的情況,將病情分為輕度、中度或嚴重。輕度的病人會先建議改善生活習慣,例如避免飲酒、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並塗搽適當的藥膏和護膚膏,控制病情。

而由中至重度的病人,大多需要較高級別的治療,包括光學治療、口服免疫系統抑制劑、生物製劑等。隨著醫學進步,我們知道銀屑病本質是一個基因的問題,引致免疫系統失調,其中較重要的包括T1淋巴細胞,由它衍生的發炎因子主導了銀屑病的炎症。而生物製劑可集中抑制與銀屑病有關的發炎因子,而不影響其他不相關的細胞。由於針對性高,所以對其他免疫系統細胞影響較小,比傳統藥物安全,療效也更高。病人可詳細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