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風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濕疹忌凍飲 應養肝補腎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個案佔所有皮膚病的四份之一。雖然患濕疹有內在的刺激因素亦有外來的刺激因素,但老實說,外來的刺激因素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面對,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會患濕疹,所以我個人認為內在的因素才是患濕疹的主要成因所在。

在中醫學來講,肝臟血虛和腎陽不足的人較容易患濕疹。因為肝血不足容易生風,腎陽不足容易生寒。濕疹是因為風寒內生又外感寒濕所致。所以,一般患濕疹的人切記不可食生冷凍飲

在中醫學來講,肝臟血虛和腎陽不足的人較容易患濕疹。

在中醫治療濕疹用藥上,主要從養肝血和補腎陽著手,才是根治的方法。例如用當歸、何首烏養肝血,用防風祛風,用蛇床子補腎陽,用蒼朮、地膚子、百部去濕護膚。如果外用就加些松香更好。我就常常用以上的中藥濃縮放在沐浴露中給患皮膚病和濕疹的人用,效果非常好,不過要用一段很長的日子才會見功。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風邪」入侵易中風

中風腦血管疾病,上了年紀的朋友,幾乎人人聞之色變。而中醫所講的「風」,屬於一種邪氣,而中醫認為,「風邪」是百病之首。因為我們感染任何一種邪氣,都是由風邪作先導,侵入身體而受感染發病的。例如:風熱感冒,風寒感冒,風濕病,風疹等,都是以「風」字為首的病。

風邪有外風邪和內風動。什麼是外風邪呢?外風邪屬於外來的邪氣,例如風熱感冒,風寒感冒,風濕熱病等。什麼是內風動呢?中醫認為,人體在血虛的時候會產生肝風內動,即所謂的血虛生內風也。例如,婦女產後失血過多出現頭暈,或暈倒不省人事等。又例如血管阻塞,血不上腦,會引致中風,或者腦血管破裂大出血的中風等。這些都屬於風引起的病。

中風是腦血管疾病,幾乎人人聞之色變。而中醫所講的「風」,屬於一種邪氣,中醫認為,「風邪」是百病之首。

中醫認為,身體內風多的人,容易有風濕骨痛,容易生風疹,容易頭暈頭痛,容易抽筋,容易中風。而身體有足夠的血液,就不會生內風。一般補血養血的中藥有:黨參、鹿茸、首烏、阿膠、白芍、當歸。注意,高血壓的病人不適宜服食當歸。如果屬產後血虛或經常出風疹的人,又沒有高血壓,才可以服當歸。經常出風疹的人,都屬於血虛生風的體質,所以要補血養血才可以治療風疹。

每個人的體質各有不同,所以用藥要先清楚自己的體質。如有疑問,最好先諮詢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