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甲狀腺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日與夜多汗 用藥也各有不同

從沒有一年的初夏像今年那麼熱!不但熱,濕度也高,一般人在這樣的天氣下已很辛苦,「多汗症」患者更苦不堪言。中醫的方劑對多汗症有一定幫助,但日間多汗和晚上多汗,中醫認為可能屬於不同的證型,或需不同的方劑治療。

多汗症就是指皮膚出汗超出一般生理常態的情況。例如在不太熱的環境,而且是沒有運動量的情況下,卻仍大汗淋漓浸濕衣衫,便可能是一種多汗症了。相反,若行山、跑步時大量出汗,不應立即視之為多汗症,必須綜合其他因素考慮。

多汗症有些是病理性的,亦有很多是沒有任何病理因素的。屬於病理性的例如結核病、甲狀腺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等,都可引致身體無端大量出汗。

中醫辨證要看陰、陽、虛、實,中醫認為多汗症屬於虛證,可分陰虛陽虛。如果在日間大汗淋漓,稱為『自汗』,屬於陽虛;而在夜間睡着時出汗濕衫者稱為『盜汗』,屬於陰虛。我見過很多病人都分不清『自汗』和『盜汗』,其實只要記著以上的分法便可以了。

日間多汗和晚上多汗,中醫認為可能屬於不同的證型,或需不同的方劑治療。

以下介紹兩個治療多汗症的經驗方:

  1. 日間自汗治療方:黃茋1兩、白朮5錢、淮山5錢、芡實5錢、浮小麥5錢、麻黃根5錢、菟絲子5錢、牡蠣1兩、五倍子3錢、大棗5枚。
  2. 夜間盜汗治療方:黃茋1兩、山萸肉5錢、浮小麥5錢、麻黃根5錢、五味子3錢、地骨皮3錢、百合5錢、玄參5錢、糯稻根鬚5錢、甘草2錢。

以上兩個方劑,可每周飲兩次,直至多汗情況改善。但要注意,中藥扶正治療,一般需要時間較長方有效。以上方劑比較安全可靠,適合長時間服用,如有疑問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溫補祛內寒 治癌療效顯著

癌症屬於寒毒寒邪,現代醫學好似也感覺到的,西醫會採用電療化療,但電療和化療太傷細胞了。正常細胞和寒毒細胞全都電死了,也不是好的方法。告訴你們:在臨床上,用溫補祛內寒的中藥,才是拯救病人的最好方法,癌細胞會經不起能強壯身體和溫暖身體的中藥而溶解。用中藥溫解寒毒,將看到身體上的腫物在我的面前消失。

西醫採用電療化療,但電療和化療太傷細胞,正常細胞和寒毒細胞全都電死了,也不是好的方法。

以下一些腫瘤病例,治療效果非常好。

病例一:82歲,男性,頸部甲狀腺部位,腫瘤有芒果般大,不規則,堅硬無比,大得很快。不願意去西醫檢測,直接到診所看中醫。因中醫起初亦信心不大,故一診二診未見效果。家人叫中醫勸他找西醫檢查,但他堅決不去,因為他知道入了醫院後就不能再出院了,而且會在醫院死得很慘。在他的堅持下,中醫改了藥方,他每次要藥13包。服完改了藥方的13包後,覆診時他的腫瘤明顯細了,後覆診幾次,一個芒果大的腫瘤在眼前消失了。效果之快是中醫也沒有預料到的。

病例二:跟著又有一位女士的甲狀腺腫瘤,2cm x 2cm大,圓型、質硬、可上下推動。不敢去西醫處檢查,每次5劑中藥,覆診第3次腫瘤軟化了,第5次腫瘤消失。效果明顯及快。現再跟著有3個子宮瘤接受治療,現要等她們在西醫的檢查結果。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生活

4類人士較高風險患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屬本港十大癌症之一,女性患者比例較高。雖然這種癌症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若注意自己的風險因素,留心身體變化,及早發現和治療,其治癒率較其他常見癌症為高。

初期無明顯症狀  良性惡性不易分辨

外科專科醫生羅中佑表示,甲狀腺癌最初通常由患者發覺自己頸部腫脹而發現,但頸部腫脹並不代表必然患上甲狀腺癌,事實上絕大部分情況均屬良性甲狀腺結節。至於結節屬良性還是惡性腫瘤,單從病徵不易分辨。「即使是甲狀腺癌,也要到比較後期才會有明顯症狀,例如聲音改變丶聲沙丶咳血丶呼吸困難等。若已有淋巴擴散的甲狀腺癌病人,頸部多會出現淋巴腫脹。」

甲狀腺癌可分為以下四大類型:

1. 乳頭狀癌(Papillary)

2. 濾泡狀癌(Follicular)

3. 髓樣癌(Medullary)

4. 退行發育癌(Anaplastic)

當中以頭兩類最為常見,佔所有個案九成以上。據報韓國電影《上流寄生族》中飾演美術老師的30歲女星朴素丹,去年底就不幸確診患上「甲狀腺乳頭狀癌」。

甲狀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及早發現和治療,其治癒率較其他常見癌症為高。

整體存活率高  無需過分憂慮

雖然甲狀腺癌早期不易察覺,但它有時會被稱為最「善良」的癌症,原因是其生長速度慢,整體死亡率低、存活率高。羅醫生指出:「以最常見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為例,早期的五年存活率一般超過95%,所以患者不必過分擔心。」

現時,手術切除是甲狀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醫生會視乎個別患者的情況,決定只切除半邊甲狀腺或是整個甲狀腺。若癌細胞已擴散至頸部淋巴,便需把淋巴一併切除。羅醫生表示:「完成切除手術後,視乎最終病理報告及癌症分期,部分患者或需接受放射碘治療,而極少部分患者可能需接受體外放射治療。」大部分患者經治療康復後都可正常生活,只有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聲沙等後遺症。

醫學界尚未確切掌握甲狀腺癌的成因,但以下4類人士有較高風險,有懷疑應及早諮詢醫生:

1. 有甲狀腺癌家族史

2. 曾患良性甲狀腺結節

3. 女性

4. 40歲以上

外科專科醫生羅中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