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病徵

專欄,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多生痱滋會變口腔癌?胸圍太緊又易有乳癌?

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異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台灣人傳統喜歡嚼食檳榔,也是一個口腔癌的主要成因。其他如:吸煙、喝酒,也是現時所知的口腔癌成因。而生痱滋有時可能是因為感染過濾性病毒,或口腔不清潔而導致黏膜發炎,但這些情況和口腔癌並沒有具體關係。

至於為何有以上的謬誤說法,可能是因為口腔癌最早出現的病徵,有時是口腔潰瘍,近似生痱滋,而令人誤會生痱滋同口腔癌有關。但若不是生痱滋,那麼一開始已經是口腔癌的病徵。

所以,生痱滋最需要注意的可能是簡單的消炎,和日後口腔清潔的問題,而無需過度擔心會變成口腔癌。但當然,如果生痱滋持續不退,甚至變得有點異常,就應該趕快去睇醫生檢查一下。

口腔癌最早出現的病徵,有時是口腔潰瘍,近似生痱滋,而令人誤會生痱滋同口腔癌有關。

還有另一個常見謬誤:胸圍太緊易有乳癌

其實,並沒有證據顯示,長期戴大小不適合的胸圍會增加乳癌風險,這只是數年前開始在網上流傳的謬誤。

不過,我還是建議女士們應該佩戴大小適合的胸圍。除此之外,亦應該定時定候做乳房檢查,包括成年後可開始每個月自我檢查,以及由45-50歲起每一、兩年做一次乳房造影或超聲波檢查,希望萬一有乳房腫瘤,便可以及早發現。因為乳癌若能在早期發現,透過手術和藥物治療,現在的痊愈率是很高的。

亦有不少人曾經問我:去按摩「通淋巴」會否增加患乳癌風險?

基本上,淋巴是人體一些正常的通道,作用是將皮下組織多餘的水份引流,回到人體的循環系統。透過按摩是否有能力通淋巴,就不得而知,但相信這樣做並不會增加乳癌的風險。反而應小心,不適當的按摩有機會引起肌肉拉傷細菌感染等等。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

專欄,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肺癌病徵不明顯 別錯信咳是病患主因

肺癌的症狀,很多人會明顯有病徵,然而亦有很多人沒有病徵。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字,2019年肺癌是香港頭號癌症,亦是頭號死亡個案最多的癌症,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肺癌早期沒有病徵,很多時連咳都沒有,所以病人自己很難察覺,到身體出現一明顯的症狀,再檢查確診肺癌,大部份都已經是晚期,亦因為這樣,所以死亡率才這麼高!

肺癌的病徵不一定會咳,但如果超過40歲,就要多一點留意自己身體發出的警號,有機會早一點發現肺癌,包括:

咳嗽持續三週以上。

.咳出的痰中帶血。

.出現呼吸不順、喘息困難、聲音沙啞的現象。

.不明原因且持續的胸悶、胸痛,通常在深呼吸時更明顯。

體重異常減輕。

.頸部摸到淋巴結硬塊。

.突然覺得這陣子全身乏力,骨關節疼痛、腫大及活動受限。

.杵狀指。

「杵狀指」可能大家較少聽過,它一般發生於長期缺氧狀態,例如病人有長期慢性肺部疾病。而長期吸煙會引致肺部功能受損,令肺部長期缺氧,所以有部分肺癌病人會有杵狀指。

肺癌早期沒有病徵,很多時連咳都沒有,所以病人自己很難察覺,到身體出現一明顯的症狀,再檢查確診肺癌,大部份都已經是晚期,亦因為這樣,所以死亡率才這麼高!

以下The Schamroth Window Test可自我初步檢查是否有杵狀指:

  1. 左右兩手食指彎曲,第一節並靠在一起,指甲貼著指甲。
  2. 檢查兩邊指甲的甲床位置,並靠後有沒有出現一個可透光的菱形空間。若沒出現菱形空間,即代表可能有杵狀指,建議諮詢醫生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