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白內障

生活

當白內障遇上黃斑病變

撰文:湯文傑醫生(眼科專科醫生)

大多數患白內障的人,都是50、60歲以上,因此不時都有一種情況:患者除了白內障,可能還會出現其他眼睛的健康問題,例如「黃斑病變」,就是老年白內障患者常見的「共存問題」。

黃斑病變(也叫「黃斑點病變」)不是一件小事,首先影響的是我們的視力,但很快伴隨而來的就是各種生活以及工作上的不便,嚴重的更可以導致失明,一旦失明就難以復原。所以,當白內障患者同時出現黃斑問題時,須確保患者的期望切合實際:病人必須明白,當黃斑也出現問題,意味著白內障手術無法解決患者的所有視力問題。

白內障
湯文傑醫生(眼科專科醫生)

不過,同時應明白,不要因為黃斑病變而拒絕手術,尤其乾性黃斑病變。黃斑病變分乾性和濕性,關於白內障手術是否會加劇乾性黃斑病變的進展,至今仍存在一些爭議。如果患者沒有視網膜下新生血管形成或滲漏,則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白內障手術會加劇問題。由於黃斑病變和白內障都會降低對比敏感度,因此去除白內障通常也會改善這種情況。因此,即使白內障可能無法改善某些患者的視力,他們看不同顏色的效果也會更好,並最終提高對比敏感度。

研究表明,在接受omega-3補充劑後僅3個月,他們的視力就會顯著提高。如果發現黃斑滲漏,通常會注射抗VEGF藥物以減少滲漏,以確保手術不會加劇任何新生血管形成。這些患者還需要定期進行適當的視網膜評估,以監測黃斑病變。

最後,如果白內障患者存在黃斑病變,則應相應地調整人工晶體選項。如果患者患有中度至重度老年黃斑病變,由於他們可能已存在對比敏感度損失,應該接受單焦人工晶體,以免多焦人工晶體會對視覺功能產生有害影響。

生活

什麼人最易有白內障?

撰文:湯文傑醫生(眼科專科醫生)

白內障,是指眼球的晶體變得混濁,以致影響視力,過往多數出現於60歲或以上人士身上,但近年開始,愈來愈多相對較年輕的人士因白內障求醫,他們一般介乎40-50歲,普遍患有深近視(即600度近視或以上)。

長用類固類或增白內障

白內障有不少風險因素:患有糖尿病,或要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的人,長遠都有較大機會罹患白內障。曾有一位患濕疹的18歲少年,因視力變得模糊求醫,最後證實患上白內障,要接受人工晶體置換手術。細問病歷,病人全身皮膚受濕疹困擾多年,曾向不同中西醫,甚至坊間神醫求助,更長時間塗用成份不明的藥膏,希望可控制病情,故懷疑當中藥物含有類固醇,導致白內障。故建議病人要在醫生監察下使用類固醇藥膏,如產品來歷或成份不明都要先小心查證。

另外,曾出現虹膜炎、眼睛曾遭受猛烈撞擊、曾接受眼科手術,或患急性青光眼等等都是白內障的誘因。

而深近視對白內障的影響可能更大。一般估計,近視太深會加劇退化問題而形成白內障。較年輕的白內障病人,一般是發現近視突然之間加深了200、300度,要經常換眼鏡,試過一兩次後,覺得不尋常,於是找眼科醫生檢查,才發現自己有白內障。也有病人看影像時有重影、怕光等症狀,接受眼科檢查發現患了白內障。

湯文傑醫生

切除白內障無需等「熟」

白內障不但常見,而且是導致視力喪失的主要原因。現時沒有治療白內障的藥物,病人需通過手術更換人工晶體,才能恢復原有視力。而不少人都以為白內障要「熟啲」才能做手術,這說法其實是誤解,尤其對一些較年輕的病人,若白內障已大大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尤其看文件、用電腦,甚至外出駕駛等,已經適合做切除白內障的手術。

通過一個小的角膜切口,醫生移除混濁的晶狀體,植入人工晶體。如果您患有發展中的白內障,不必等到成熟才將其移除,通常只需要大約15-20分鐘。在大多數情況下,醫生可以使用局部麻醉,從而加快恢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