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盆腔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中醫手法糾正頸椎錯位

脊柱骨構成人體的中軸,具有支持人的體重,保護脊髓及神經根的作用。脊柱並與其他骨骼構成胸腔、腹腔和盆腔,保護各腔內的器官。一旦脊柱任何一部分出現錯位,即會引起許多問題。例如頸椎,出現錯位立即可產生以下的不良影響:

  1. 頸椎錯位壓住頸神經根,會引致:頸肌痛、肩周炎、背痛、網球肘等。
  2. 頸椎錯位壓住頸椎血管,會引致:頭暈頭痛、耳鳴耳痛、血壓異常、小腦缺血性萎縮等。
  3. 頸椎錯位壓住頸部交感神經,會引致:長期失眠、心律不正、經常心慌心跳、視力減退、眼有脹感、咽喉不適或有異物感、上半身多汗或少汗等。

引起頸椎錯位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說每個都市人都和其中部分原因相關:意外撞傷、長期不良姿勢、長期勞損、年老退化、先天畸形等。

近年香港人出現頸椎病有年輕化趨勢,在中醫推拿的病理中,不少疾病包括耳鳴、心痛、胃痛、婦女月經失調及血壓高等,均可能與頸椎問題有關,因人體頸椎、脊椎腰骨出現移位,壓着神經線而引起病症;所以透過推拿糾正椎骨錯位情況,可達到治療效果。而正確的推拿治療,包括分析病人病理和良好手法兩方面,兩者對治療成效均有重要影響。萬一頸椎有錯位,一定要找有經驗的註冊中醫及早做復位治療。

近年香港人出現頸椎病有年輕化趨勢。

我們平日應盡量保護頸椎,例如注意坐姿等。但無論怎樣小心,到了一定年紀,頸椎都會出現退化甚至錯位。怎樣可以幫助我們的頸椎復位呢?其實,治療頸椎錯位是中醫最突出的一絶,運用中醫傳統的手法復位,是最有效糾正頸椎錯位的療法。還可以配合刮痧、拔罐、外敷等中醫療法,一般都可以行之有效,安全方便實用。病向淺中醫,頸椎出現錯位之後只會逐漸惡化,愈早醫治效果越好,因此最好在頸椎出現不適的早期,便向有經驗的註冊中醫尋求治療。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腰椎錯位後果嚴重

人體的脊柱有一部分叫腰椎,它十分重要。

腰椎可以說是脊柱的第三部分,頸椎、胸椎再下來便是腰椎,它下面已是尾龍骨了。而腰椎一共有5節,在脊骨的三部分來說,腰椎擁有最強大的椎體,亦即最為粗壯,因為它的工作最吃重,主要用作支持人體上半身的重量,亦包括支持背部的肌肉和活動。腰椎是整條脊柱之中活動得最多的部分,所以受損的機會也最多,容易出現腰椎錯位,即腰椎兩節之間的關節面出現錯開的情況。

腰椎錯位在中醫臨床很常見,甚至曾有研究指出,90%以上的腰腿痛患者都存在著腰椎錯位,可想而知兩者有一定關係。但腰腿痛患者常以為自己是腰肌勞損,因而沒正確治療。

腰椎錯位在中醫臨床很常見,但腰腿痛患者常以為自己是腰肌勞損,因而沒正確治療。

一旦出現腰椎錯位,不但會引致長期腰痛、坐骨神經痛,甚至會造成盆腔移位,後果可大可小。對女性來說,盆腔尤其重要,因為卵巢輸卵管子宮都在盆腔內。若因腰椎錯位而出現盆腔移位,會引起下肢痹痛麻木無力。如果壓住了膀胱、輸尿管,則會引起尿頻、尿難忍或失禁。如果壓住子宮,便會引起經痛、月經不調甚至不孕,或子宮腫痛、盆腔炎等。

所以我們不能忽視腰椎錯位對人體的影響。如果發現自己長期腰腿痛不癒,便應仔細檢查一下,萬一腰椎有錯位就一定要找有經驗的註冊中醫及早做復位治療。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健康Up 1 Up-(不同醫生輪流寫)-隔週四, 專欄

孕婦最痛宮外孕 及早治療可再妊娠

儘管現時醫學昌明,但懷孕對女性來說,仍可以是很高風險的。例如當出現宮外孕,其危險性絕不可輕視,錯落在子宮以外位置的胚胎,可引致孕婦急性大量出血,甚至有性命危險。

當精子與卵子結合後,胚胎會在子宮着床。但如果受精卵只在子宮以外的地方着床,便稱為宮外孕。超過九成的宮外孕都在輸卵管的。但宮外孕也可發生在卵巢、盆腔、子宮頸等。

宮外孕未必有明確的成因。風險因素包括吸煙,輸卵管受損,例如曾接受盆腔手術、曾患宮外孕、曾患盆腔炎、或子宮內膜異位症等。此外,接受人工受孕療程、使用子宮環避孕,發生宮外孕的機會亦較高。

宮外孕初時和正常懷孕一樣,月經會停止,而驗孕會是陽性。病徵可能不太明顯,或會有少許陰道出血,或下腹痛。宮外孕可以沒有徵兆,而在超聲波檢查中被發現。當懷孕1至2個月,宮外孕日漸長大,便會壓迫輸卵管或造成輸卵管爆裂,引致內出血的情況。孕婦可能會下腹劇痛、頭暈、臉色蒼白、昏厥。宮外孕是可以致命的。當輸卵管爆裂便可能需要盡快進行手術補救。

宮外孕需要及早診斷,避免嚴重併發症。因此確認懷孕的婦女應按醫生指示,及早開始產檢,當中包括超聲波檢查或有需要時抽血驗懷孕指數。若在孕期初出現下腹痛,陰道出血,更要盡早求醫。

宮外孕的危險性絕不可輕視,錯落在子宮以外位置的胚胎,可引致孕婦急性大量出血,甚至有性命危險。

宮外孕不能發育成正常的胎兒。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例如宮外孕的大小、盆腔有否積血、懷孕荷爾蒙指數等,建議治療方案。較嚴重的宮外孕,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手術通常經由微創腹腔鏡進行,一般情況有輸卵管切除術及輸卵管造口手術兩種。醫生會考慮另外一邊的輸卵管是否健康,以及其他因素,建議切除或是保留輸卵管的手術。較輕微的宮外孕可以考慮用針藥治療,或保守監察,讓宮外孕自行分解吸收。

大部份宮外孕的病人,即使接受輸卵管切除術後,將來也可以正常懷孕。若曾患宮外孕,再次成功受孕時,須將病史告知醫生,盡早進行超聲波檢查,從而及早了解胎兒情況。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婦產科顧問醫生何嘉慧
生活

婦科第一致命癌 – 卵巢癌

今年的母親節為5月8日,同日亦是世界卵巢癌日。卵巢癌位列本港女性常見癌症第6位,然而死亡率為婦科癌首位!主因在於病情進展快,且初期症狀不明顯,約八成患者均在晚期才確診,大大提高治療難度;加上復發率高,令死亡率更高。

黎女士現年39歲,2016年發現自己胃部不適兼身體水腫,更在一個月內暴瘦十多磅,後來看婦科醫生再照磁力共振,最後由腫瘤科醫生確診四期卵巢癌,並已擴散到腹腔及肺的外圍。

「當時我還年輕,很害怕再沒時間和丈夫、3歲的囡囡繼續相處;加上丈夫和家人支持,令我更有動力去面對這個病。」雖然治療過程辛苦,但她仍於2017年完成所有手術及化療治療,基本上可算康復。可惜在2018年9月初,黎女士定期抽血後被診斷復發。「當時我即刻哭了,為甚麼這麼快復發呢?我真的不想再受手術化療的煎熬。但為了囡囡還有丈夫,總算又捱過去了。」

2019年3月底完成所有化療療程後,黎女士情況理想,醫生告訴她有一隻口服標靶藥物,持續服用可減低復發風險,惟兩年藥費高達50萬元,難以負擔,希望政府可將該藥納入安全網,資助患者接受維持治療。

婦科腫瘤科專科謝嘉瑜醫生表示,卵巢癌的成因暫時未能完全明瞭,惟相信與卵巢長時期不斷排卵有關。患者常見的症狀,包括肚脹、腹部不適、小便頻密、大便困難及食慾變差等。

卵巢癌位列本港女性常見癌症第6位,然而死亡率為婦科癌首位!初期症狀不明顯,加上復發率高,令死亡率更高。

「卵巢癌死亡率高,是因為早期卵巢癌並無明顯症狀,難以發現。而且卵巢位於盆腔內,無法直接觀察,為檢查帶來一定困難。」謝醫生表示,「85%晚期卵巢癌患者在一線治療後會出現復發,而在每次復發後,患者存活期都會下降。如何更早地發現卵巢癌,並且有效防止復發,及延長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期,一直是臨床上的目標。」

謝醫生又出,近年卵巢癌治療有很大的進步,除了手術,放射治療及全身性治療,患者在完成治療過程後,可以利用維持治療來進一步控制病情,「臨床數據顯示,以標靶藥物作維持治療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

以口服標靶藥作維持治療費用不菲,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歐洲醫學腫瘤學會(ESMO)及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的卵巢癌治療指南,已把維持治療包括PARP蛋白抑制劑納入指引內。另外,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NICE)、蘇格蘭醫藥聯盟(Scottish SMC)及加拿大健康藥物和技術署(CADTH)等,都已撥款把卵巢癌維持治療PARP蛋白抑制劑納入資助藥物名單中。

(左起)婦科腫瘤科專科謝嘉瑜醫生、患者黎女士及卵巢癌關愛組代表黃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