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50歲是乳癌的發病高峰!正面態度決定命運!

醫管局剛公布了本港最新癌症數字,新症總數再創新高,而乳癌在2019年共有新症4,793宗,繼續在女性癌症中排第一位。

以下和大家分享3姐妹的故事:

張家有3姐妹,這3姐妹的媽媽和其中一名姑媽(爸爸的姐姐),先後在60多歲和50多歲時患上乳癌,因此,根據遺傳機會率,這3姐妹已屬於有較高的乳癌風險。不過,3姐妹各有性格和遭遇,大姐眼見媽媽患癌的情況,30歲起已常擔心:乳癌有機會遺傳,我會不會也有?於是她在50歲時,主動和丈夫商量,並在丈夫支持下接受了第一次乳腺X光造影檢查,並沒發現可疑跡象,之後她維持每兩年檢查一次。

二姐比大姐小5歲,眼見大姐的做法,於是也開始檢查,結果在48歲那年發現其中一邊乳房有第一期乳癌,腫瘤大約1cm,可以做局部切除(保留乳房),其後以電療、化療作輔助治療,至今已康復數年,她的情況一直保持平穩,定期覆診並未發現復發。

可是三妹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她一方面害怕真的發現乳癌,一方面抱著僥倖心理,選擇和兩位姐姐相反,沒有主動接受任何檢查。在二姐接受電療、化療的期間,三妹更已摸到自己的乳房有疑似硬塊,但她沒有聲張,也不敢和丈夫商量,只是逃避著不去想它。

本港乳癌個案持續增加和有年輕化的趨勢,40至45歲而沒有風險因素的女性,若每年定期做乳腺X光造影及超聲波檢查,有機會在早期發現乳癌,大大增加治癒的機會。

後來二姐康復了,三妹仍拖了接近一年左右,才終於開口問二姐可否介紹醫生給她做檢查,原因是她的乳房皮膚已出現損傷和潰瘍!兩位姐姐立即陪她去看醫生,結果也確診乳癌,然而由於拖了好幾年,她的乳癌已出現擴散,雖然立即開始治療,但療程遠比二姐的複雜和辛苦了。

臨床經驗告訴我,女性本身對待乳癌的態度,常對治療效果有關鍵影響。女性必須留意自己的身體,每月做乳房自我檢查,若摸到乳房有硬塊要盡快諮詢醫生。本港乳癌個案持續增加和有年輕化的趨勢,40至45歲而沒有風險因素的女性,若每年定期做乳腺X光造影及超聲波檢查,有機會在早期發現乳癌,大大增加治癒的機會。乳癌是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在早期發現的話治癒率可達九成以上!

李兆康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