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神經線

健康Up 1 Up-(不同醫生輪流寫)-隔週四, 專欄

手痺或因頸椎受壓 矯正錯位可治療

「手痺」也許人人都試過,但不一定是小事。手痺其實是神經線受壓迫的一種警告,一般都是頸椎和肩部的神經線受壓,手就會出現「痺」的情況。如果「痺」令到敏感度愈差,就代表相關神經線被壓得愈厲害。

事實上,因頸椎椎間盤退化導致頸椎神經線受壓,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它造成的病變可導致神經根受到壓迫,引起神經根所支配的範圍與部位出現痺(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礙等症狀,例如慢性頸椎椎間盤退化患者,會出現上肢無力、麻木、握力減退、頸部活動受限等感覺障礙及運動障礙的症狀。除此之外,根性疼痛會沿著神經根支配區,放射蔓延至手臂、手指,造成手指麻木、指尖感覺過敏等。

而頸椎神經受壓的診斷,可由X光片發現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或反曲、病變椎體前後緣出現骨質增生、項韌帶鈣化等現象。也可透過磁力共振檢查,診斷椎間盤突出在哪一節,以及神經根受壓迫的嚴重程度。另外,頸椎神經是以頭、頸、肩、臂、手指部位的疼痛為主,因此可以肩頸及上肢的「壓痛點」來確定診斷。

提醒大家,別以為手痺、麻木是小事,因頸椎椎間盤退化造成的病變導致神經根受到壓迫,有時候患者會出現頭痛、耳鳴、頭暈的現象,嚴重的話,還會有肌肉萎縮、行動障礙等情形。

治療方面,脊醫主要會採用手法治療,透過矯正頸椎錯位的部位,回復脊骨的正常排列及弧度。而因為患上頸椎問題及上肢肌腱勞損的患者,肩頸至手臂關節痛楚周邊的肌腱常會出現纖維化,引致肌腱底下的神經受到壓迫,所以也常需要衝擊波治療,透過破壞此處的軟組織,刺激血管再生長。衝擊波可刺激肌腱軟組織的自我修復,減少患處的炎症反應,更可大量刺激壓迫部位的痛覺神經,達致舒緩神經痛的效果。

另外,高能量激光治療可刺激肩頸及上肢的軟組織,導致血管擴張,釋放化學物質,增加血管的擴張(血液供應)和微循環的改善,增加細胞的營養供應,促進組織修復和改建,顯著減少腫脹及痛楚。

手痺
作者:註冊脊醫伍兆聰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中醫手法糾正頸椎錯位

脊柱骨構成人體的中軸,具有支持人的體重,保護脊髓及神經根的作用。脊柱並與其他骨骼構成胸腔、腹腔和盆腔,保護各腔內的器官。一旦脊柱任何一部分出現錯位,即會引起許多問題。例如頸椎,出現錯位立即可產生以下的不良影響:

  1. 頸椎錯位壓住頸神經根,會引致:頸肌痛、肩周炎、背痛、網球肘等。
  2. 頸椎錯位壓住頸椎血管,會引致:頭暈頭痛、耳鳴耳痛、血壓異常、小腦缺血性萎縮等。
  3. 頸椎錯位壓住頸部交感神經,會引致:長期失眠、心律不正、經常心慌心跳、視力減退、眼有脹感、咽喉不適或有異物感、上半身多汗或少汗等。

引起頸椎錯位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說每個都市人都和其中部分原因相關:意外撞傷、長期不良姿勢、長期勞損、年老退化、先天畸形等。

近年香港人出現頸椎病有年輕化趨勢,在中醫推拿的病理中,不少疾病包括耳鳴、心痛、胃痛、婦女月經失調及血壓高等,均可能與頸椎問題有關,因人體頸椎、脊椎腰骨出現移位,壓着神經線而引起病症;所以透過推拿糾正椎骨錯位情況,可達到治療效果。而正確的推拿治療,包括分析病人病理和良好手法兩方面,兩者對治療成效均有重要影響。萬一頸椎有錯位,一定要找有經驗的註冊中醫及早做復位治療。

近年香港人出現頸椎病有年輕化趨勢。

我們平日應盡量保護頸椎,例如注意坐姿等。但無論怎樣小心,到了一定年紀,頸椎都會出現退化甚至錯位。怎樣可以幫助我們的頸椎復位呢?其實,治療頸椎錯位是中醫最突出的一絶,運用中醫傳統的手法復位,是最有效糾正頸椎錯位的療法。還可以配合刮痧、拔罐、外敷等中醫療法,一般都可以行之有效,安全方便實用。病向淺中醫,頸椎出現錯位之後只會逐漸惡化,愈早醫治效果越好,因此最好在頸椎出現不適的早期,便向有經驗的註冊中醫尋求治療。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生活

剝牙有助瘦面?智慧齒Q&A逐一解答

智慧齒對於不少人來說都是一段痛苦的經歷,可能很痛,甚至可能發炎。而部分人則相反 —— 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出過智慧齒。以下的Q&A,就由牙科醫生陳思昕為大家解答一些關於智慧齒的常見問題。

Q=問題 A=牙科醫生陳思昕

Q1.   是否人人都會生智慧齒?一般大約甚麼年紀?

A:智慧齒不是每個人都會生,有些人天生沒有智慧齒;有些人的智慧齒深埋在牙骨下,不出來打擾人;有些人的智慧齒甚至多於4隻。它是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大臼齒,如果有智慧齒的話一般於17至25歲時長出。以前被視為智慧成熟的證明,因而得名「智慧齒」。不過每個人情況不同,也有人60多歲才出智慧齒。

Q2.     甚麼情況下需要拔除智慧齒?為甚麼不是人人的智慧齒都需要拔除?

A:智慧齒的生長情況因人而異,但很多人的顎骨發育往往不足夠讓智慧齒完整長出,令全隻或局部牙齒埋藏在牙骨或牙肉底下 ,俗稱「阻生智慧齒」。

由於智慧齒位置大多生長不正,所以難於打理或清潔,甚或是橫生而頂著前面的第二臼齒,導致食物殘渣容易嵌塞,不少患者會有著不同的狀況而不適,包括牙肉腫脹發炎,蛀牙或令前面的牙齒鬆動等。如果問題嚴重或已危害旁邊的牙齒,造成生活、飲食、儀容上的影響,就應盡早考慮把根源的智慧齒拔除。

如果智慧齒能以正常角度完整長出,並且上下牙可以咬合,又可以清潔得到,智慧齒也可被視為有功能的牙齒,那麼這種情況下的智慧齒則可以盡量保留。

Q3.     智慧齒是否唔痛、唔發炎,就唔使剝?

選擇拔除智慧齒可分為治療性及預防性。治療性是智慧齒已為病人帶來不適或出現一些問題例如囊腫,而需要拔除;預防性則是病人暫時沒有因智慧齒而感到不適,但如智慧齒經常楔進食物和清潔困難,為避免將來引起問題,可在未出問題時把智慧齒拔掉。

另外,因為牙科技術的進步及普及,不少市民會作牙齒矯正或植牙手術,在這些情況下,即使沒有明顯的病徵及不適,智慧齒皆可能被視為障礙而被拔除。

囊腫炎症屬於慢性的話,不會為病人帶來明顯不適,通常需要X光檢查才可以了解狀況,所以無痛、無不舒服並不等於牙齒是健康的。

由於智慧齒位置大多生長不正,所以難於打理或清潔,甚或是橫生而頂著前面的第二臼齒。

Q4.     拔除智慧齒會有後遺症併發症嗎?

與一般口腔手術一樣,拔除智慧齒亦伴隨著一定風險,尤其是下顎智慧齒。比較常見的術後問題包括拔牙後的幾日傷口流血、面部腫脹和疼痛。因為智慧齒生長位置接近三叉神經,若處理不當,有機會影響口腔與面部神經的感覺或味覺。幸好,近年來為減少併發症出現,發展出相應的牙科新技術。首先是3D立體掃描,即採用3D X光及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的技術,從三維立體影像中分析出智慧齒及神經線的準確位置。通過精準的X光影像評估及脫牙技巧,在手術中把牙齒分割成小份後移除,減少因擺動牙腳而引致牙槽神經受損。

但如果牙腳跟神經線的距離過於接近,便要考慮採用牙冠切除法(Coronectomy)。這種方法只需切除智慧齒牙冠而不必拔去牙腳,把部份沒感染的牙腳留在牙骨槽,減低直接傷害到神經線的風險。

Q5.     曾聽人說,剝完智慧齒塊面會瘦些?是否建議為了瘦面拔除智慧齒? 剝智慧齒並不會瘦面,面形輪廓是由顴骨、上顎骨和下顎骨等骨骼所決定,除非失去門牙支撐嘴唇,嘴唇就會明顯凹陷。醫生不會建議純粹為了瘦面而拔除智慧齒,通常是因治療或預防而建議拔除智慧齒。

牙科醫生陳思昕
專欄,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肺癌6大隱形症狀

說起頭號殺手肺癌的症狀,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長期咳嗽,但其實,早期的肺癌大多數沒有症狀,又或偶然會有些症狀,卻較少人知道這些症狀和肺癌有關。如果可經由這些較少人知的症狀發現肺癌,有機會可早些開始治療,增強療效,包括以下6種症狀:

  • 杵狀指——一般發生於長期缺氧狀態,例如病人有長期慢性肺部疾病。而長期吸煙會引致肺部功能受損,也有機會引起杵狀指。不過,杵狀指也可由其他肺部疾病、心臟病、腸胃病、肝病、甲狀腺疾病等引起。亦有部分杵狀指屬家族遺傳,不代表身體有病。
  • 肩膊或上臂痺痛——肺癌可由肺部上方,擴散至肩膊或上臂的神經線,引起肩膊或上臂痺、痛、乏力等症狀。
  • 上半身腫脹和變色——導致這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回流心臟的大靜脈受到肺部腫瘤或縱隔淋巴核擠壓,令血液不可以回流心臟,令病人出現「手腫面腫」的情況,甚至頸部的靜脈也會脹起,胸口也會有微絲血管脹起的情況發生。受影響位置的皮膚有機會變成紫藍色。
  • 無端失聲——主要的原因是,晚期的肺癌或者轉移到縱隔的淋巴核,壓著聲帶的神經線,令到聲帶不能活動,從而引致失聲。
  • 異常口渴、尿頻——肺癌的癌細胞可能會分泌一些副甲狀腺的蛋白,令病人身體的鈣質新陳代謝受到影響,令血液內的血鈣含量上升,因而出現口渴、尿頻
  • 霍納綜合症——症狀包括眼瞼下垂、瞳孔變小、面部皮膚排汗功能減弱等。主要原因是肺部的腫瘤或頸部淋巴結壓著神經線,令該神經線的功能受損。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