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期

生活

逾八成護士壓力爆煲現偏頭痛

昨天(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香港醫護聯盟聯同護士學校校友會,早前進行「護士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工作壓力」問卷調查,了解護士們在疫情下面對的工作壓力,以及出現偏頭痛及各種精神壓力徵兆的情況。結果顯示,逾八成受訪護士出現相關徵狀,包括肩頸背痛(50%)、感到煩躁或憤怒 (44%)、失眠或難以成眠(41%)、偏頭痛(33%)、胃痛及消化不良 (26%)等。

部分受訪者更出現偏頭痛嚴重病徵,包括因頭痛而減少體能活動或影響思考、頭痛通常持續多於四小時、有頻密或劇烈的頭痛、頭痛時通常感到噁心,以及頭痛期間畏光或畏聲等。

中大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區頴芝指出,「偏頭痛是全球常見疾病的第三位,而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至3倍,其中以35至39歲人士患病率最高。本港的偏頭痛患病率約12.5%,推算有近100萬港人患偏頭痛,發病年齡中位數為25歲。」

偏頭痛發作一般分4個階段,包括前驅期、預兆期、頭痛期和恢復期:

前驅期 —— 患者感到疲倦、憂鬱、忟憎、頸梗,以及會反覆打呵欠,並對光和聲音敏感。

預兆期 —— 部分患者視力會受到干擾,例如看到閃光、散光、視力模糊或「之」字形線條,部分或會感到嘴部周圍或手臂麻木刺痛、說話困難,甚至手臂、小腿軟弱無力。

頭痛期 —— 頭痛會較明顯和嚴重。

恢復期 —— 患者仍會感到疲倦、難以集中注意力情緒低落

早前進行「護士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工作壓力」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逾八成受訪護士出現相關徵狀,包括肩頸背痛、感到煩躁或憤怒、失眠、偏頭痛、胃痛及消化不良等。

偏頭痛的成因尚未有確切結論,估計是遺傳與環境因素結合造成,經期、壓力、睡眠過多或不足、暴露在強光下、強烈的氣味、天氣變化和脫水等,均有可能誘發偏頭痛。部分食物亦可能誘發偏頭痛,例如芝士、酒精、朱古力、味精及加工醃製食品。根據台灣一項研究,相比一般職業,醫護人員患偏頭痛的風險較高。

「治療偏頭痛可用止痛藥和預防性藥物,前者有撲熱息痛、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鴉片類藥物等,但須注意,有機會出現『過度使用藥物頭痛』(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引致惡性循環。」區醫生表示。

她指出,若偏頭痛影響生活質素、每月發作次數頻密的患者,可諮詢醫生考慮使用預防性藥物,以減少偏頭痛的發生頻率、嚴重度、和持續時間。一般在三個月治療後,一半患者的頭痛發作頻率可下降50%。

(左起)中大醫院腦神經科專科醫生區頴芝、偏頭痛患者,註冊護士何姑娘,護士學校校友會創會主席及現任副主席,註冊護士吳姑娘。
中藥師之旅-中藥師-隔週三, 專欄

疫情在家大飲大食?簡單消滯食療推介

在非疫情時,每逢過時、過節、長假期,大家不用上班,生活重點都離不開吃喝玩樂。現在疫情,更多朋友在家的時間多了,自然地享受更多不同地方的美食,一不小心吃得膩滯,當然便要消食、消滯消脂

養生角度,運動必然是首選,食物本來的功能就是提供能量、人體活力之源,所以有每天一萬步保健養生的說法,香港適合散步的公園少得可憐,所以各種健身中心應運而開,而近年香港人也喜歡行山接觸大自然就更好了。至於食療角度,前一餐食太多後就適量減餐,平衡一下過度攝入的能量,亦分享一些簡單的消食食譜,希望幫到大家保重,保持體重。

西芹有降血壓、保護血管作用,再配合果仁內的油脂,有助大便排出。

1. 西芹果仁乳酪
材料:西芹、果仁、無糖乳酪
做法:西芹洗淨瀝乾後切成小丁粒,果仁壓碎,加入無糖乳酪便可。
作用:有調理腸胃、消食、助排便作用
食療價值:西芹含黃酮類、降壞血酸等,有降血壓、保護血管作用,其纖維含量較高,配合果仁內的油脂,有助大便排出,而乳酪有良好的乳酸菌,幫助腸道消化。
貼士:果仁含有油脂,用量不宜多。亦可加入適量的鹽水浸吞拿魚、黑椒碎、鹽配墨西哥捲餅作為輕食,既飽肚又低脂、低卡路里。

洛神花有促進新陳代謝、消滯、護肝、調節血脂作用。

2. 柚子洛神花茶
材料:蜂蜜柚子醬、洛神花
做法:洛神花用熱水泡開後加入適量蜂蜜柚子醬。
作用:有消食、健脾開胃作用
食療價值:柚皮有消食快膈、化痰濕作用;洛神花有促進新陳代謝、消滯、護肝、調節血脂作用。
貼士:有糖尿病史應適量使用蜂蜜柚子醬,或改用乾柚子皮,減少糖份攝入過多。洛神花性質偏涼,女士們來經期間注意使用或待經期完後才用。

3. 菠蘿木瓜雞湯
材料:新鮮菠蘿、青皮木瓜、粟米、紅蘿蔔、無皮雞胸肉
做法:新鮮菠蘿去皮去釘切塊,青皮木瓜洗淨去瓤去籽切塊,粟米及紅蘿蔔切段,雞胸肉洗淨汆水瀝乾,全部材料放入湯煲煲90分鐘便可。
作用:有消食、消脂、養胃、健脾作用
食療價值:菠蘿、木瓜內含酵素,有幫助消化作用。
貼士:青皮木瓜亦可改用已熟的木瓜,味道帶甜,適合小朋友口味,一家老幼都適用。

撰文: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總務張麗敏食療養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