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提起精神-張漢奇精神科醫生-隔週二

為情緒找出口

香港進入後疫情階段,市民在疫情下恢復正常生活。正常生活之餘,還有一個關注點:過去兩年半,社會壓力大增,受抑鬱症影響的人數上升,有部分患者的病情可能會較差,必須小心應對。

其實,每逢佳節,當大部分人都在開心慶祝,餘下小部分沒有家人、朋友的人士,就會比平時更感孤獨和抑鬱。而這情況可能和現今後疫情時期相似,因為整整兩年多的缺乏社交,有機會令部分人士的孤獨感和抑鬱情緒更強烈,更容易在後疫情期間觸發抑鬱症。

察覺自己或身邊人有抑鬱症症狀,應盡快諮詢醫生,此外也建議大家多點為自己的情緒找出路。

建議一旦察覺自己或身邊人有抑鬱症症狀,應盡快諮詢醫生,此外也建議大家多點為自己的情緒找出路,包括:

  1. 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靜下來休息,活在當下,甚麼也不要想,放空休息一段短時間。
  2. 嘗試接觸新的興趣,例如學習新的樂器。
  3. 每星期可以定下目標做些消閑的事,例如這星期要種兩盆花,或練習寫兩幅字等等。雖然有些事看來有點無聊,但可以幫助我們在嚴峻的環境中平靜下來。而且,你這星期完成了一幅畫,比上星期畫得更好,也會有成功感,令自己開心些。
  4. 最後是適量運動。運動可刺激腦分泌,令自己放鬆一下,也可增強心肺功能,維持自己的健康,應付生活上的各種問題。
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