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腸胃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天灸可治虛性寒性疾病

冬病夏治是現時很多人關注的概念,意思是在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治療虛性、寒性的疾病。不論澳港,由於生活習慣的影響,人們的平均體質都是愈來愈虛、愈來愈寒,因此也形成冬病夏治愈來愈重要。適合冬病夏治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呼吸系統疾病 —— 哮喘、鼻敏感、慢性支氣管炎,容易感冒等。
  2. 消化系統疾病 —— 胃痛、腹瀉腹痛、消化不良,腸胃功能紊亂等。
  3. 痛症: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4. 婦科疾病:子宮肌瘤、經痛,乳腺增生等。

最為人所熟悉的冬病夏治是天灸,每年農曆七月是天灸期,傳統要灸3次,近年也有醫師提倡增至5次。甚至冬灸也大行其道,冬灸不能說沒有功效,但就不是冬病夏治了。

最為人所熟悉的冬病夏治是天灸,每年農曆七月是天灸期,傳統要灸3次,近年也有醫師提倡增至5次。

現在已入夏了,如果到診所天灸時間不方便,已錯過了天灸的日子,其實也有替代方法的:可以在家自行溫灸,用艾條或艾盒對足三里,肺腧,脾腧,胃腧,大腸腧,大椎,命門,腎腧,次髎等穴位經行艾灸,也有溫經散寒,溫補肺脾腎的作用。每次每個穴位灸15分鐘,以感到微溫即可,不用拘泥於天灸的日子做,其實全年每天都可以做,有這恒心的話相信很多消化系統病、呼吸系統病、婦科病、周身痛症等都可以減少。實際進行艾灸前,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專欄,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抗癌治療期須戒吃生冷食物

今年天氣真的很熱,踏入5月已有酷暑的感覺!炎夏對一般人來說是頗辛苦的,對正接受治療的癌症病人就更多事情需要注意,例如飲食方面。這裡可先分享一個個案:有一位乳癌病人,50多歲,本身很喜歡吃日本料理,在化療期間仍吃喜愛的壽司,但早前有一次,她吃了街上外賣回家的壽司後,出現肚瀉、發燒的腸胃炎徵狀,醫生囑咐她吃兩日粥水,並且處方抗生素給她,因為驗血發現有大腸桿菌的踪跡。

儘管這類腸胃炎不會影響癌症病情,也不會影響化療效果,但病人仍是要注意的。以這病人為例,因為她患過腸胃炎,下一次化療時,醫生衡量過各方面情況,就認為需要減少化療藥的劑量。少一點劑量對治療影響未必很大,但因為是被迫減少劑量,當然不理想,應該盡量避免會出現這種情況。

當癌症病人正接受化療時,建議戒吃生冷食物,尤其壽司、魚生等未經煮熟的食物,以免受到細菌感染。

所以當癌症病人正接受化療時,建議戒吃生冷食物,尤其壽司、魚生等未經煮熟的食物。而家中無論甚麼食物,都要處理好,例如吃了半包的薯片、飲了一半的樽裝飲品等,都應小心存放,以免受到細菌感染。

在此必須指出,癌症病人從飲食上讓細菌入侵,即使輕微的細菌感染都可引致大問題,例如有機會出現腸胃炎或肺炎外,更嚴重的是細菌入血,可造成危及性命的敗血病。敗血症是指病人受到細菌、病毒或是黴菌、寄生蟲的感染,出現發燒、心跳變快、白血球上升的症狀,有機會引起血壓下降、休克,甚至造成呼吸無力、呼吸衰竭,抗病力較弱的癌症病人千萬別輕視。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
專欄, 提起精神-張漢奇精神科醫生-隔週二

抑鬱症有樣睇?

抑鬱症,據估計,大約佔本港人口的8-10%。雖然抑鬱症數字是整體持續上升,但其實會受很多環境因素影響,例如經濟、社會動亂,新冠疫情等等,都有可能增加抑鬱症個案。

世界衛生組織在多年前估計,到了2020年,抑鬱症會成為全球頭號病症。當時沒有人能預知2020年會爆發持續不退的疫情。現時雖未有2020年後最新抑鬱症數字,但臨床上的確發覺,抑鬱症的影響比過往更大。若不幸患上抑鬱症,會逐漸開始損害日常生活功能,若不適當治療,隨著病情發展,會引致自殺危機明顯增加。事實上,抑鬱症是可治之症,如患者能及早接受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痊愈,回復正常的生活。

抑鬱症並不是一種單純的情緒問題。人體腦內有數以億計的腦細胞,細胞與細胞之間在信息交換時需要靠一些分泌物質來傳遞,如果腦部分泌的化學傳遞物質失衡,便可能引發抑鬱症。所以抑鬱症其實包含有生理上的病變,亦因此有機會以藥物糾正。最重要是及早發覺,開始處理。

抑鬱症,約佔本港人口的8-10%。雖然數字是整體持續上升,但其實會受很多環境因素影響,例如新冠疫情等等,都有可能增加抑鬱症個案。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診斷標準,抑鬱症的定義是:病人於持續兩星期以上,有5個或以上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症狀,當中必須包括「情緒低落及/失去動力」,其他症狀包括:

身體方面 —— 頭痛失眠、身體虛弱、胸口感到翳悶/不適甚至感到呼吸困難、腸胃不適/消化系統失調、失去活力並常感到疲倦、多夢、睡醒後覺得好像沒睡過一樣、周身骨痛。

精神方面 —— 心情煩躁易發脾氣、精神緊張難以鬆弛、情緒低落及/失去動力、對事物失去興趣、腦裡不停想著不愉快的事、覺得自己沒有用、自卑或自責、難以集中精神、覺得將來沒什麼希望、覺得不想做人/有自殺念頭。

以上症狀,很多時都是出於病人的主觀感覺。若出現多項以上的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及/失去動力,而持續超過兩星期,建議諮詢醫生,作出評估。

精神科專科張漢奇醫生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袪濕中藥有助治新冠病

中醫學上有所謂「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濕是其中之一,也是一種邪氣。不過,中醫所說的邪氣不是鬼怪,而是指「致病因素」。如果天氣長期陰雨,居住的地方潮濕,或長時期在水上工作,或淋雨濕衣後未能及時換衫,都會導致身體受濕。特別在人體狀態較差的時候,最容易在上述的的環境下感染濕邪,即受到濕這種「致病因素」影響。

在中醫來說,濕邪是一種很濁而且會滯留很久不去的邪氣。所以,因感染濕邪而引起的疾病一般病程較長,很難治療。例如:濕疹風濕痛症、慢性腸胃炎、慢性尿道炎、慢性肝炎等都屬於濕邪的疾病。總之,濕邪之病最傷人的正氣,而脾虛的人則最容易受濕邪侵入。

甚至,持續快兩年半的新冠疫情,也屬於一種邪氣,亦和濕有關。所以,國內曾公布中藥使用指南,若感染新冠後有腸胃不適症狀的,可用袪濕的中藥治之。

新冠病也屬於一種邪氣,亦和濕有關。所以,國內曾公布中藥使用指南,若感染新冠後有腸胃不適症狀的,可用袪濕的中藥治之。

其實,可袪濕的中藥有很多,例如:慢性尿道炎或膀胱炎可用通草、車前草、金錢草、雞骨草、川萆薢、燈芯草去濕;慢性腸胃炎可用蒼朮、佩蘭、藿香、白頭翁、穿心蓮、青蒿、苦參去濕;皮膚濕疹可用地膚子、白花蛇舌草、蒼朮、滑石、萹蓄去濕。

但要注意,當濕邪入侵人體初起病時,可以用袪濕的中藥,但如困濕邪滯留在人體時間太久,就會損傷人的正氣,再只用去濕的中藥已無濟於事,這時候最好是大補脾胃,大補陽氣,即「扶正以袪邪」。如何運用去濕的中藥,最好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生活, 食玩

V WHEY純素乳清蛋白粉 瞬間增肌減脂

對很多人來說,想有美好身段,運動加飲食實在缺一不可。坊間有不少增肌減脂的健康食物,但要選擇哪一款,其實也不容易。來自美國的California Performance Co. 是一個全新的純素乳清蛋白粉(Whey Protein)品牌。產品V Whey除了是100%純素外,絕不含任何動物成分、乳糖、麩質、荷爾蒙及黃豆,增肌減脂之餘,亦不會對腸胃造成負擔。產品更有3款口味,包括朱古力Brownie、雜莓,以及雲呢拿新地味,而其中朱古力Brownie和雲呢拿新地口味,更不添加任何額外的糖分,最適合追求天然健康的朋友食用。

對於坊間售賣的高蛋白粉,一般都是從牛奶中提取,但V-Whey則是由微生物群(microflora)所製造生,過程中絕對沒有任何動物的成分。而每份提供20-23 克的蛋白質外,會含有4.5- 5 克的BCAAs(支鏈氨基酸),除了含豐富的蛋白質外,生產過程亦符合環保要求,對環境的影響比一般高蛋白粉要低很多。而與來自牛奶的乳清蛋白相比,V-Whey 的非動物乳清蛋白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97%,用水量亦減少99%,不能再生能源的用量更減少了60%,絕對適合環保人士要求。營養價值豐富,能為身體補充蛋白質的同時,更能保護生態環境,為地球出一分力!

V-Whey純素乳清蛋白粉
售價$480/包
售賣點:https://californiaperformanc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