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性血管性水腫(HAE),是罕見且可能危及生命的遺傳疾病。全世界每10,000至50,000人中便有1人罹患HAE,病發時會導致身體任何部位疼痛和突然腫脹,常見的部位包括手、腳、面部和氣道等。此外,患者通常會出現由腸壁腫脹引起、難以忍受的腹痛,並伴隨噁心及嘔吐。一旦出現咽喉腫脹,呼吸道在被阻塞的情況下更可能導致窒息死亡。
個案1:腫了五十年
67歲的HAE患者關先生於2003年確診。由年輕時開始他經常肚痛、手腳腫脹、臉腫、嘴唇更會嚴重腫起。每次被送入急症室時都沒有人知道他患的是甚麼病,院方大多診斷為敏感,只處方敏感藥或類固醇之類藥物。最嚴重的一次發病是在2002年,他一個月內3次被送急症室及要留醫於深切治療部;還有一次因為喉嚨腫起而不能呼吸以致昏倒,因此需要接受開喉手術,醫生曾表示若他遲一分鐘進行手術就會有生命危險,即使成功救回亦會變成植物人。
個案2:一家四口三中招
37歲的Bosco,於2016年確診。16歲時他因嘴唇腫脹而入院,起初以為敏感,但之後會不定時出現腫脹情況,曾經試過一個月內2至3次到急症室求診。其中好幾次情況非常嚴重,臉腫的同時又呼吸困難,因為沒有最合適的治療方法,最後醫生以輸血漿的方式為Bosco治療。Bosco後來確診HAE,知道這是遺傳病後,他的爸爸及女兒亦發現同樣患上HAE。Bosco是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除了經濟壓力外,他同時要面對精神上的壓力。
關先生及Bosco同樣深受HAE折磨,均認為政府若能提供免費的HAE急救藥物,可真正幫到所有HAE患者。
指引:隨身攜帶急救藥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部免疫及過敏學臨床助理教授李曦醫生表示,HAE發病時可能沒有預警,身體任何部位出現疼痛和突然腫脹,且會持續數天,生理和心理上都難以應對。常見的腫脹部位包括腹部、 臉部、咽喉、生殖器、手腳;咽喉腫脹或會導致窒息,威脅生命,必須立即緊急就醫。
HAE的治療可分為預防性及需求性治療,前者即定時服用藥物以降低發作的頻率和發作的嚴重度;後者則是使用藥物治療HAE發作的症狀,也稱為急性治療。根據最新的治療指引,建議每位HAE患者必須隨身攜帶需求性藥物。「患者隨身攜帶急救藥,一旦發病即可自我進行急性治療,在短時間內紓解腫脹的症狀,隨時可救一命。」李醫生表示。
但因藥費昂貴,每針至少要上萬元。HAE病人組織(香港)幹事陳綺薇小姐表示,希望政府關注HAE患者,「雖然我們是小眾,但都希望政府不會遺忘我們。HAE病人組織現促請政府能盡快提供免費的HAE急救藥物,以確保患者能及時得到適當治療,同時大大減少患者使用公營醫療服務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