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本港女性常見癌症,其復發及死亡威脅不容忽視。當中最「惡」的HER2型乳癌的復發率及死亡率較其他種類的乳癌高,最近多國已經將術後雙標靶藥物組合納入常規治療,但本港仍以單一標靶藥物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配合化學治療,消滅體內的癌細胞,以降低復發或擴散的可能性。
臨床腫瘤科陳穎樂醫生指出,根據長達10年的大型追蹤研究顯示,即使接受1年單標靶輔助治療,部分高危患者仍面臨25-30%的復發或死亡風險。「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主席王天鳳女士更呼籲,政府及社會各界應向患者提供更多支援,讓患者正面應對病情。

術後雙標靶藥物組合
最新國際研究顯示,針對HER2型乳癌,術後雙標靶藥物組合「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化療」,比單標靶更有效減低高危患者的復發或死亡風險達28%。如已出現淋巴擴散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早期HER2型乳癌患者,應接受術後雙標靶治療,以進一步降低復發風險。
中國、英國、德國、瑞士及意大利等多個國家自2018年開始均已將上述藥物組合納入常規治療並提供援助,而中國亦更新了國家醫保計劃,反觀香港至今尚未採取進一步行動。
公院病友盼加入常規指引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於今年5月至6月進行網上問卷調查,成功收集168份有效問卷。結果發現六成五受訪者期望公立醫院在6個月內引入FDA(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使用的新藥物或新治療方案為常規指引,但現時政府的審批流程長達1至5年,遠遠超出受訪者的期望。當新藥物或治療方案未被納入藥物名冊,醫生用藥或會受到限制。時間對於癌症的治療十分重要,故此希望建議政府加快檢視常規指引,將術後雙標靶納入藥物名冊,讓患者盡早得到適切治療。
大部分受訪者最擔心的是病情惡化和出現經濟問題;同時,部分受訪者因不了解有新治療方案或相信醫生的建議是最好,而不會主動查詢其他治療選擇。王天鳳女士指出,患者應積極了解乳癌資訊,以清楚掌握病情進展。病人組織及社會在病人心理上的支援亦非常重要。她建議政府可投放更多資源在乳癌治療上,為患者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