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行氣

中藥師之旅-中藥師-隔週三, 專欄

行氣、祛寒高手 – 花椒

近年來,川菜在全國風靡,人人都愛吃上椒麻川味,菜餚中所用到的配料之一,就有我國最古老的香料——花椒。花椒為芸香科花椒屬落葉小喬木的果實。我國花椒產於四川、陝西。四川漢源是花椒的道地產地;在古代,漢源花椒曾經作為貢品上供朝廷。

花椒,古稱「椒」或「椒聊」。《詩經》中,早有記載「椒聊之實,蕃衍盈升。」詩中借花椒果實盈累,讚美年輕人身體健壯,多子多福。遠古人民認為,香料能通神,常將其用於祭祀,也會將花椒裝進香囊,能辟邪氣避污穢。《漢官儀》記載漢成帝寵愛皇后趙飛燕,見其身體羸弱,久無子嗣,囑宮人以花椒和泥塗牆,使室內溫暖、芳香,又有祝皇后多子的用意,史稱「椒房」,後世又以「椒房之喜」比作後宮之喜。

花椒能溫中、行氣、祛寒,與其他香料同用,能增強行氣化濕的功效。

從古代開始,花椒在餐桌上的貢獻極深,眾所周知,我國古代有三大常用香料,花椒、吳茱萸、生薑。花椒能溫中、行氣、祛寒,與其他香料同用,能增強行氣化濕的功效。由於古代楚蜀等地區人民常年被濕邪困擾,在經過長期的生活經驗積累後,對各種常用食用植物開展種植,花椒的身影從野外來到了田莊裡,產量大幅增加,加上貨物順利流通,花椒很快在華夏大地深受歡迎,菜餚中常有添加,幫助肉類提香辟腥的同時,也為菜肴帶來香口麻辣的別致風味。

古人喜泡花椒酒,常用於祭神、朝拜祖先,以及驅疫辟邪。戰國時期,屈原在《楚辭·九歌·東皇太一》中講「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祭祀東皇太一這位尊神,祭品是用蘭葉裝盛的羅勒蒸肉,肉桂花椒釀做的酒作奠。酒能行氣通絡,與花椒相配合,更加強了花椒溫中散寒的功效,能在臘月寒冬給人帶來周身溫暖的妙品,如何能不受歡迎?一家共飲花椒酒迎新年,如此風俗習慣,從戰國時期直至到唐代,一直流傳於民間。杜甫的《杜位宅守歲》中描述過喝花椒酒守歲的場景。

也許那時每個家庭,在臘月寒冬到新年期間,常有這麼一個場景:親友一家圍坐在桌邊,桌上有個小火爐,在溫著酒,旁邊鐵盤裡盛著一些花椒,熱酒分至眾人杯中,放一點花椒到酒杯裡,小輩開始念祝酒詞,大家一起行酒令,如此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年年歲歲就這麼過了。

撰文: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廣州事務部主任梁嫣瑜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出汗等於排毒?

​現代人都說要排毒,而不少網上資訊都鼓吹多流汗,認為流汗是其中一個有效的排毒途徑。的確,排汗有助排出體內廢物毒素,但要注意過猶不及:有些人天生出汗較少,即使做運動也一樣,於是為了出汗,而強行做大量的劇烈運動,甚至焗桑拿,非要出一身汗不可,這就有點太過了。

汗液是我們身體其中一種廢物,每當人體短時間消耗大量物質時,例如劇烈活動,身體就會通過流汗將過多的廢物排出體外。然而,幾時排、排多少則因人而異。若排汗比其他人少,可能有兩個原因:

  • 這人的基本排泄途徑已經足以將體內廢物排出,出汗就會較少,甚至運動時也不太容易出汗,並不需要擔心毒素在體內積蓄的問題。
  • 不易流汗也可能顯示我們身體出現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氣血不足。從中醫角度看,若津液營衛運行不足以達到體表皮膚,就不容易出汗,這是正氣不足的表現,可以用補血行氣的中藥調理。
若坐著、睡著也出汗,除了可能因為天氣太熱,也可能因為身體有其他原因,例如陽虛或陰虛。如不去處理,只會令身體愈來愈虛寒。

所以,汗不是非出不可的,少汗也應看原因,有需要的話辨證論治。反過來說,若坐著、睡著也出汗,除了可能因為天氣太熱,也可能因為身體有其他原因,例如陽虛陰虛。如果陽虛不斷出汗,自己卻以為是正在排毒,甚至滿心歡喜不去處理,陽虛的原因沒解決,陽虛甚至有可能惡化下去,令身體愈來愈虛寒。有問題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中藥師之旅-中藥師-隔週三, 專欄

藥用壁虎有助治療各類癌症

傳說由於獅子過於凶殘,因此,玉皇大帝以虎來代替作為十二生肖之一。姑勿論孰真孰假,說到與虎有關的中藥,真的有很多,就趁虎年將至一起來細數吧!

壁虎
壁虎

來源動物:無蹼壁虎、多疣壁虎、蹼趾壁虎

藥用部位:全體

毒性:小毒

功效:祛風定驚,解毒散結。

壁虎俗稱「檐蛇」或「四腳蛇」,眾所周知,壁虎具有獨特的再生能力,但以上來源均不是香港常見的壁虎品種,所以切勿捉家中的「鹽蛇(檐蛇)」胡亂當藥用。臨床有以壁虎加入複方中用以治療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子宮頸癌鼻咽癌、惡性淋巴瘤和腦腫癌等多種癌腫。

黑老虎
黑老虎

植物名稱:冷飯團

藥用部位:根及蔓莖

功效:行氣止痛,散瘀通絡。

黑老虎果形以鳳梨,成熟後芳香味甜,是一種新興的水果。苗語稱它為「布福娜」,有長壽美容的意思。它的根部咀嚼後會出現有如生番石榴的味道,為其鑒別特徵之一。黑老虎常纏繞於大樹,內含的揮發油現代藥理學指出具有抗腫瘤抗氧化等作用。

虎杖
虎杖

植物名稱:虎杖

藥用部位:根莖和根

功效: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

《本草綱目》:「杖其言莖,虎言其斑也」,說明虎杖直立的莖部具有斑紋,形似手杖。亦由於虎杖可治療蛇傷,故有蛇總管之名。在藥材飲片中可看見其放射狀紋理的木部,易與皮部分離,內含有虎杖黃色素,屬於一種天然染料,多用於棉的染色上,而黔東南州地區取其莖作為食材。

虎耳草
虎耳草

藥用部位:全草

功效:疏風,清熱,涼血解毒

由於虎耳草葉片近心形、腎形至扁圓形,形如虎耳而得名。又因葉面綠色,背面常為紅紫色,故又名天青地紅,觀賞價值甚高。虎耳草收載於苗族、土家族、瑤族及藏族醫學文獻當中,以外用為主,亦可外用,其製劑用於治療中耳炎、前列腺增生及緩解牙痛等。

虎舌紅
虎舌紅

植物名稱:虎舌紅

藥用部位:全株

功效: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活血止血。

虎舌紅葉片頗似虎舌,葉面紫綠色,葉背淡紫色,長滿茸毛及疏生紅褐色凸起腺點,在陽光照射下,在不同角度下,折射出不同色彩,果實鮮紅亮麗,果期可達百日,既特別又耐看。

老虎鬚
老虎鬚

植物名稱: 箭根薯

藥用部位:根莖

毒性:有小毒

功效:清熱解毒,理氣止痛

箭根薯全株有毒,其小苞片特化成紫褐色的細長絲狀物,形似「老虎鬍鬚」,因而得名。憑藉自花授粉能力,不用鮮艷的花瓣來吸引昆蟲繁衍生息。由於生長在樹下陰濕處,即使是紫褐色的花瓣也不怕過度吸收熱量。

國家執業中藥師、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主席蕭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