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話, 生活

財政預算案 |分兩期派發5,000元消費券、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延長、住宅用戶獲電費補貼

今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讀新一屆政府第一份《財政預算案》,表示採取「中間偏鬆」的財政預算,當中有8成資金會用於中小企及市民,但今年財政仍見赤字。同時預計受通關影響,港人會增加個人消費開支,料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GDP)增長3.5%至5.5%。

陳茂波宣布政府將會採取以下針對性措施:

開心香港

1. 舉辦及支持更多國際盛事和活動 — 政府撥款1億元吸引旅客來港;旅發局投放2億5千萬元推動大型活動,包括香港單車節、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貿發局會舉辦多場大型會議及展覽,預計逾50萬人參與。

2. 向外推廣香港 — 撥款5,000萬元支持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推廣香港,用於「你好,香港」(Hello Hong Kong)活動。

3. 啟動「開心香港」(Happy Hong Kong)活動,在未來數個月全港多區舉辦大型美食市集,讓市民及旅客享受中外美食;以維港為舞台的大型海陸嘉年華會,以舞蹈及全新的燈光匯影作表演;西九文化區、香港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數碼港、科技園也會舉辦主題特色市集及嘉年華會。

4. 消費券 — 政府將向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兩期發放合共5千元消費券,今年4月先派發首3千元,餘額再於年中發放;透過不同入境計劃在港居住及升學的合資格人士會獲發總額2,500元消費券,詳情有待公布。

支援市民

1. 寬減2022/23年度100%薪俸稅和個人入息稅,上限6,000元。

2. 寬減2023/24年度首兩季住宅物業差餉,每季上限1,000元

3. 發放額外半個月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

4. 子女免稅額及初生嬰兒額外免稅額增至13萬元。

5. 為2024中學文憑考試考生代繳考試費。

6. 每個合資格住宅用戶獲1千元電費補貼及50元紓緩金。

7.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延長6個月,至2023年10月。

支援企業

1. 寬減2022/23年度100%利得稅,上限6,000元。

2. 寬減2023/24年度首兩季非住宅物業差餉,每季上限1,000元。

3. 寬減政府處所/短期租約及豁免書50%租金及費用。

4. 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申請期至2024年3月。

5. 向合資格客運營辦商和持牌旅行代理商提供百分百貸款擔保。

6. 向「旅行社資訊科技發展配對基金計劃」注資3,000萬元。

土地房屋

1. 2023/24年度賣地計劃、鐵路項目、私人發展和重建項目,潛在可供應逾20,000個單位

2. 3幅商業地預計可提供約2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

3. 3幅工業地預計可提供約17萬平方米工業樓面面積

4. 未來5年提供可興建不少於72,000個私營房屋單位土地

5. 公營房屋:已覓得足夠土地興建約36萬個單位

6. 私營房屋:估計由今年起計的5年內,每年平均落成量超過19,000個,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單位潛在供應量約為10.5萬個單位

7. 印花稅:目前各項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維持不變

8. 印花稅:調整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第 二標準稅率)的稅階,減輕一般家庭購置自住物業(特別是中小型單位)的負擔,即日生效

建造業創新科技應用

1. 預留7,500萬元,就成立建築研發及測試中心、興建先進建造業產業大樓和加強「組裝合成」供應鏈作研究

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

1. 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進行可行性研究

2. 預留5億元推行中小企「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

3. 預留2億元提升「智方便」平台

第三代互聯網(Web3)

1. 撥款5,000萬元加速推動Web3生態圈發展

2. 成立專責小組就虛擬資產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意見

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1. 成立「綠色科技及金融發展委員會」,就綠色科技、綠色金融、綠色標準認證等制訂行動綱領

2. 舉辦「國際綠色科技周」

引進企業

1. 引入公司遷冊機制,吸引外地企業遷冊到香港

匯聚人才

1. 推出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在港投放一定金額的資產(不包括物業投資),經審批便可來港居住及發展

對接國家發展戰略

創新科技

1. 撥出60億元資助大學及科研機構,設立科研成果轉化和生命健康科技主題研究院

2. 預留30億元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基礎研究

3. 設立「微電子研發院」及研究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

金融

1. 發行不少於500億元銀色債券及150億元綠色零售債券

2. 為投資推廣署提供1億元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來港

3. 就GEM提出具體改革建議,並諮詢持份者

4. 延長「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2年

5. 檢視代幣化債券發行在香港的發展潛力和前景

航空及航運

1. 完善飛機租賃稅務優惠制度

2. 成立專責小組推動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預留2,000萬元推動高端航運服務業研究和交流

貿易

1. 增撥5.5億元予貿發局協助企業開拓新興市場

2. 向「BUD專項基金」注資5億元

知識產權貿易

1. 增撥1,000萬元聘請及培育專利審查員

2. 就「專利盒」稅務安排諮詢業界

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

1. 爭取落實大灣區內通用的線上調解平台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

1. 撥款逾1.5億元,支持香港藝術家到大灣區演出及創作,並舉辦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

2. 向「創意智優計劃」注資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