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體質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加強新陳代謝即可去黃去斑

炎炎夏日,皮膚在強烈的陽光下暴露得多了,面部的皮膚就會漸漸變得又厚又黃。此外,皮膚細胞的自行更新功能,也會隨著年齡而漸變緩慢,表皮的死細胞就較難脫落,令面部的皮膚沒有血色和光澤。所以在夏天,「去黃」是刻不容緩的。西醫有不少昂貴技術可助去黃,例如激光等等,而在中醫來說,則可以藉較經濟的活血化瘀方法,加速血液循環,使新陳代謝加強。

不過,服用中藥始終需要看體質,若想更簡單地安全使用活血化瘀藥來為你的面部去黃去斑,可將活血化瘀藥製成膏狀或糊狀,每天塗在面上外用,既可加速表皮細胞更新,又不會有和體質不配合的問題。

隨著年齡而漸變緩慢,表皮的死細胞就較難脫落,令面部的皮膚沒有血色和光澤。

一般可作外用去黃去斑,價錢又不貴的藥材包括白芷、白芨、白附子、白朮、川芎、乳香等,當中只有乳香一味比較貴,使用這些中藥比起買一瓶現成的美白霜肯定經濟實惠,而且是純中藥成份,不會混入其他化學品影響皮膚。但當然,外用中藥須長期使用,面部皮膚才可以保持白裡透紅,甚至可預防老人斑的出現!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皮膚下垂救星 – 黃芪

歲月催人,年紀大了,皮膚和肌肉自自然然就會開始鬆弛和下垂。特別是臉部、下巴、頸部、手臂、下腹部。這種現象會令人困擾,特別是女士們更害怕這種現象出現。

肌肉皮膚的鬆弛下垂,在中醫來講是人體的正氣虛衰了,再無力承托肌肉和皮膚,所以肌肉和皮膚就因地心吸力往下垂了。不過,中藥黃芪可以補救下垂的肌肉和皮膚,雖然不能100%回復,但也能補救20%至30%。

黃芪是最安全的補氣中藥。黃芪不但可以增強身體各器官的功能,在美容方面可以你護皮膚、托毒生肌,令皮膚緊緻肌肉結實。特別對一些容易面腫眼腫的女士,更有改善的功效。

中藥黃芪可補救下垂的肌肉和皮膚,雖不能100%回復,但也能補救20%至30%。

黃芪改善人體衰老是有證明的。但中醫師在用藥時都很少單用一味,一般都會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配合多種中藥使用效果會更好。例如屬於脾虛肥胖型的,我就會用1-2兩黃芪,再加白朮、蒼朮、布渣葉、蛇床子、五味子等中藥。又例如、體虛氣虛型的,我就會用黃芪1兩,再加淮山、芡實、白芍、升麻、五味子等中藥。

總之,不同的體質就要配合不同的中藥。共通點是大量用黃芪,就算有高血壓糖尿病、腎病都可以用,很安全,不過始終要配合體質而用,大家在用藥前一定要先諮詢你的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補腎氣減夜尿

很多人到了中老年(不論男女),便會逐漸夜尿增多,有時每晚要上兩三次廁所,即平均每睡兩三小時便會因夜尿而醒來,這樣對整體的睡眠質素自然有很大影響,若本身仍要上班的話,簡直苦不堪言!

中醫認為,夜間是人體陰盛陰盛的時候,如果人的腎臟虛衰,在這段時間就會出現陰寒盛的病理現象,而影響人體水份的固攝,於是「有幾多排幾多」,但晚間小便排得太多肯定睡不好,因而搞到白天腰痠腳無力,兼頭暈耳鳴無精神,亦即一般叫的「腎虧」症狀。腎虧不但男士有,產後失補養的女士都常會有這問題。

腎氣不足的原因可分為先天和後天。中醫認為,先天腎氣不足可以在後天補救,事實上「補養」是中國醫學的特色。補腎的中藥有很多,但這問題要選擇針對夜尿多或小便失禁的中藥,例如益智仁、蛤蚧、破故紙、仙茅、巴戟、淫羊藿、鹿茸、杜仲、菟絲子、關沙苑……等補腎中藥。

夜間是人體陰盛陽衰的時候,如果人的腎臟虛衰,在這段時間就會出現陰寒盛的病理現象,於是「有幾多排幾多」,亦即一般叫的「腎虧」症狀。腎虧不但男士有,產後失補養的女士都常會有這問題。

古方之中,就有「金鎖固精丸」,是專治尿多失禁等病症的:

金鎖固精丸

關沙苑、芡實、蓮鬚、龍骨、牡蠣、蓮子粉,可另加益智仁、黃芪、杜仲、蛤蚧。如女性可再加鹿茸。

當然,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輕重都各有不同,並非以上藥材每種吃一些就會有療效,必須由醫師根據個別病人的情況,配合使用,因此應先諮詢註冊中醫。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想長壽便要補氣補陽?

人要長壽,必須保存自身的宗氣和精氣,必須保存自身之命門之火,亦即生命之火。因為,人體的氣一旦停止運行或者氣在身體消失了,也就意味著生命的停止,即俗語所說之斷氣了 – 「冇咗氣了,火熄了」,亦代表人死了。

每個人身體裡的氣多氣少、火多火少都不一樣,就等於每個人體質都不一樣。俗語有云:「有氣就有力,無氣就無力。」氣就是生命的力量,火就是生命的能源。但氣在身體中,會隨著年齡的老去而漸漸減弱,生命之火會隨著歲月慢慢式微。

隨著氣的減弱,身體的器官也會衰退。精氣是支撐身體各器官的功能力量,例如:心氣虛心臟會衰,肺氣虛肺臟會衰,腎氣虛腎臟會衰……。當人的精氣減弱到很嚴重的程度,身體的器官也會全部衰竭而死亡。所以,為了減慢我們器官的衰退,為了延遲人類的衰老期,為了康復身體因為衰退而產生的慢性疾病,用中藥扶正祛邪,採取輔助和補充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俗語有云:「有氣就有力,無氣就無力。」氣就是生命的力量,火就是生命的能源。

在中醫的臨床中,常用理氣的藥會破氣,例如陳皮、木香、厚樸、香附、枳實、枳壳、川楝子……等。常用活血去瘀的藥會破血,例如:田七、丹參、川芎、紅花、桃仁、乳香、沒藥、三棱、莪术……等。常用寒涼的藥物會熄微生命之火,常用祛濕利水化痰之藥會傷陰,常用辛溫解表辛涼解表之藥會發散人之陽氣。所以,中藥使用不當會自傷身體。

現代人的體質普遍氣虛陽虛,臟腑容易衰退而引發慢性退行性老年病。在我的中醫臨床中,我常用補氣補陽的方法治療各種慢性病,效果很好。我相信,如果人的精氣十足就一定長壽,怎會那麼容易死亡?所以,補氣補陽就會讓人長壽,和讓人精力充沛不衰。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內科博士李灼珊

專欄,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酸性體質易患癌?

近年網上很多人說酸性體質易患癌,食多一點鹼性食物就可以防癌,不過,2008年美國癌症研究中心已經指出,沒有任何科學根據證實酸鹼體質的說法,因此對於「酸性體質易患癌」的說法有保留。

酸鹼度以7為最中和,而我們身體裡面的酸鹼度,正常來說一般維持少許偏鹼性,大約7.3-7.4左右,可能是這樣,就有了若體質偏酸就會患癌的說法,但這說法暫時沒有任何根據,只因多人說,就會令其他人半信半疑。

我們身體裡面的酸鹼度,正常來說都會維持少許偏鹼性,一般大約7.3-7.4左右,可能是這樣就有了若體質偏酸就會患癌的說法,但這說法暫時沒有任何根據,只因很多人說就會令其他人半信半疑。

其實多吃鹼性食物可防癌也是不正確的,因為身體機能,會將多餘的鹼性或酸性物質排出體外,平衡身體裡面的酸鹼度,維持7.3-7.4左右,所以飲食是改變不到身體的酸鹼度。

一般而言,鹼性食物包括牛奶、檸檬、蘋果、士多啤梨、綠色蔬菜、橘類水果、杏仁、紅蘿蔔、海帶、西瓜、南瓜、洋蔥等。從營養角度,鹼性食物的蔬果有益身體,但酸性食物中的肉類、雞蛋等亦有重要營養價值,所以絕不建議只吃鹼性食物而避開酸性食物,飲食大前提仍是最緊要均衡。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女性腎氣虛會引致失禁?即教你如何調補腎氣

尿失禁是中年以後女性的一個常見症狀,例如,女性因生產後得不到及時的休息和調補,而令子宮下垂,便有可能造成這情況,下垂的子宮若壓住膀胱便會引致尿失禁。子宮無力而下垂,程度輕者可用中藥補氣提氣,加強子宮收縮,便有力改善下垂的現象。如果子宮下垂嚴重,則可求助於西醫,採用子宮托解決這問題。

中醫認為,女性尿失禁大多數都是因為腎虛氣虛,或年紀大,下元不固而令膀胱失約。

中醫認為,女性尿失禁大多數都是因為腎虛氣虛,或年紀大,下元不固而令膀胱失約。若是這原因引致失禁,最好是用中藥調補,很快便可見效。以下給大家介紹一條補腎補氣,治療尿失禁的經驗方:

黃芪2兩,杜仲1兩,金櫻子1兩,益智仁3錢,覆盆子5錢,首烏5錢,淮山5錢,升麻3錢,白朮5錢,大棗5枚。

方中藥量最大的金櫻子,味酸、甘、澀,性平,歸腎、膀胱、大腸經,具有固精澀腸、縮尿止瀉的功效,對腎虛氣虛引起的尿失禁很有效。但因人人體質不同,真正用藥時或須調節,如有疑問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中醫攻防-李灼珊中醫師-每週五, 專欄

「風邪」入侵易中風

中風腦血管疾病,上了年紀的朋友,幾乎人人聞之色變。而中醫所講的「風」,屬於一種邪氣,而中醫認為,「風邪」是百病之首。因為我們感染任何一種邪氣,都是由風邪作先導,侵入身體而受感染發病的。例如:風熱感冒,風寒感冒,風濕病,風疹等,都是以「風」字為首的病。

風邪有外風邪和內風動。什麼是外風邪呢?外風邪屬於外來的邪氣,例如風熱感冒,風寒感冒,風濕熱病等。什麼是內風動呢?中醫認為,人體在血虛的時候會產生肝風內動,即所謂的血虛生內風也。例如,婦女產後失血過多出現頭暈,或暈倒不省人事等。又例如血管阻塞,血不上腦,會引致中風,或者腦血管破裂大出血的中風等。這些都屬於風引起的病。

中風是腦血管疾病,幾乎人人聞之色變。而中醫所講的「風」,屬於一種邪氣,中醫認為,「風邪」是百病之首。

中醫認為,身體內風多的人,容易有風濕骨痛,容易生風疹,容易頭暈頭痛,容易抽筋,容易中風。而身體有足夠的血液,就不會生內風。一般補血養血的中藥有:黨參、鹿茸、首烏、阿膠、白芍、當歸。注意,高血壓的病人不適宜服食當歸。如果屬產後血虛或經常出風疹的人,又沒有高血壓,才可以服當歸。經常出風疹的人,都屬於血虛生風的體質,所以要補血養血才可以治療風疹。

每個人的體質各有不同,所以用藥要先清楚自己的體質。如有疑問,最好先諮詢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