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鼻咽癌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頭頸癌患者 近半於「黃金年齡」發病

癌症之中,有一類稱為頭頸癌(Head and Neck Cancers),一般包括鼻咽、鼻竇、口水腺、咽喉、聲帶等位置的癌症,而甲狀腺癌和腦癌則不包括在內。本港每年的頭頸癌個案,差不多一半初診時年齡介乎40-59歲的「黃金年齡」,因此絕不可忽視。

頭頸癌包含的各種癌症不但位置相近,也有其他共通之處,除了鼻咽癌和口水腺癌之外,大部分的頭頸癌都和吸煙有很大的關係。另外一個成因,就是和感染HPV病毒有關。

頭頸癌的病徵,主要視乎腫瘤的位置。例如鼻咽癌,病徵可包括流鼻血、鼻塞、頭痛、聽力模糊等,又例如咽喉癌,會導致病人吞嚥甚至呼吸也有困難,他們普遍亦會發現頸部有淋巴腫脹,諮詢醫生,接受檢查從而發現有腫瘤。

若懷疑有頭頸癌病徵,一般會安排做咽喉內窺鏡檢查,看看鼻咽、咽喉等位置有沒有腫瘤,其次就是從電腦掃描、磁力共振以及正電子掃描等等,判斷腫瘤影響的範圍,以及有否轉移的情況發生。

治療方面,大部分頭頸癌都是採取跨專科治療(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的方法處理,即可能要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再配合術後放射治療或化療以控制病情。

至於近年愈來愈受注目的免疫治療,也有研究應用於頭頸癌,暫時來說並不是頭頸癌的主要醫治方法,因為至今的研究數據,仍未證實免疫治療適合用在頭頸癌的第一線或第二線治療。但隨著免疫治療可以合併化療一起使用,相信將來免疫治療在頭頸癌的治療上也會有一定作用。

近年關於頭頸癌的研究很多,例如美國有研究發現,保持口腔清潔,包括缺牙少於5顆、每年看一次牙醫、每天刷牙、沒有牙周病等,患頭頸癌的風險較低。但嚴格來說,預防頭頸癌最重要的,仍是戒煙及避免感染HPV。

癌症之中,有一類稱為頭頸癌(Head and Neck Cancers),一般包括鼻咽、鼻竇、口水腺、咽喉、聲帶等位置的癌症,而甲狀腺癌和腦癌則不包括在內。本港每年的頭頸癌個案,差不多一半初診時年齡介乎40至59歲的「黃金年齡」,因此絕不可忽視。今次,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就會為大家講解頭頸癌的成因、治療以及預防方法。

專欄,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電療位置可否塗防曬霜?

夏天其中一個經常困擾癌症病人的問題,就是皮膚。先分享一個個案:

有一位患鼻咽癌的男士,50歲左右,幸好發現得早,鼻咽癌早期根治率很高,一般靠電療(放射治療)和化療根治。這位病人喜歡運動,發現有鼻咽癌之前每個星期都游水行山。由於發現得早,電療和化療對他的身體影響不大,治療期間仍可繼續做運動。

其實醫生已曾提醒這他,要注意別曬得太多,但他沒放在心上,覺得自己體力上仍可做運動,當然不想錯過⋯⋯不巧就在他於日間游水時,沒注意防曬,游完過後發覺電療的位置被曬傷了,之後的電療都要較為小心。

事實上,電療或多或少會令皮膚灼傷及發炎,所以電療期間更要做足防曬。倘若電療後再接觸強烈紫外線,會加劇皮膚受傷害的機會。當中頭頸癌及鼻咽癌的患者更要多留意,因為接受電療的位置外露,更不宜暴曬,外出時要戴帽、拿傘或圍上絲巾,保護受電療照射的範圍。

因為,鼻咽癌較易擴散至淋巴組織,所以電療時除了鼻咽位置,會連同淋巴組織一起放射,以消滅肉眼看不到的異常細胞,所以頭頸部位其實有多個位置都會屬於電療位置,一旦電療期間不小心保護,被猛烈陽光曬到,就有機會曬傷。

常有病人問:「搽防曬又得唔得呢?」不錯,平日我們塗抹防曬霜,可以減低經常曬傷、患上皮膚癌的機會;但若已患上皮膚癌,電療期間就不宜塗防曬。因為塗了藥膏或膏狀物在皮膚上接受電療,反而會增加接收到的電療輻射量,積聚在皮膚表面,令皮膚傷害更大。如果不需要電療,例如只做化療,夏天外出就可戴帽、穿長袖上衣和長褲,並且可塗防曬霜,這樣對皮膚的保護就會更好了。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醫生

中藥師之旅-中藥師-隔週三, 專欄

藥用壁虎有助治療各類癌症

傳說由於獅子過於凶殘,因此,玉皇大帝以虎來代替作為十二生肖之一。姑勿論孰真孰假,說到與虎有關的中藥,真的有很多,就趁虎年將至一起來細數吧!

壁虎
壁虎

來源動物:無蹼壁虎、多疣壁虎、蹼趾壁虎

藥用部位:全體

毒性:小毒

功效:祛風定驚,解毒散結。

壁虎俗稱「檐蛇」或「四腳蛇」,眾所周知,壁虎具有獨特的再生能力,但以上來源均不是香港常見的壁虎品種,所以切勿捉家中的「鹽蛇(檐蛇)」胡亂當藥用。臨床有以壁虎加入複方中用以治療食管癌胃癌肺癌肝癌子宮頸癌鼻咽癌、惡性淋巴瘤和腦腫癌等多種癌腫。

黑老虎
黑老虎

植物名稱:冷飯團

藥用部位:根及蔓莖

功效:行氣止痛,散瘀通絡。

黑老虎果形以鳳梨,成熟後芳香味甜,是一種新興的水果。苗語稱它為「布福娜」,有長壽美容的意思。它的根部咀嚼後會出現有如生番石榴的味道,為其鑒別特徵之一。黑老虎常纏繞於大樹,內含的揮發油現代藥理學指出具有抗腫瘤抗氧化等作用。

虎杖
虎杖

植物名稱:虎杖

藥用部位:根莖和根

功效: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

《本草綱目》:「杖其言莖,虎言其斑也」,說明虎杖直立的莖部具有斑紋,形似手杖。亦由於虎杖可治療蛇傷,故有蛇總管之名。在藥材飲片中可看見其放射狀紋理的木部,易與皮部分離,內含有虎杖黃色素,屬於一種天然染料,多用於棉的染色上,而黔東南州地區取其莖作為食材。

虎耳草
虎耳草

藥用部位:全草

功效:疏風,清熱,涼血解毒

由於虎耳草葉片近心形、腎形至扁圓形,形如虎耳而得名。又因葉面綠色,背面常為紅紫色,故又名天青地紅,觀賞價值甚高。虎耳草收載於苗族、土家族、瑤族及藏族醫學文獻當中,以外用為主,亦可外用,其製劑用於治療中耳炎、前列腺增生及緩解牙痛等。

虎舌紅
虎舌紅

植物名稱:虎舌紅

藥用部位:全株

功效: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活血止血。

虎舌紅葉片頗似虎舌,葉面紫綠色,葉背淡紫色,長滿茸毛及疏生紅褐色凸起腺點,在陽光照射下,在不同角度下,折射出不同色彩,果實鮮紅亮麗,果期可達百日,既特別又耐看。

老虎鬚
老虎鬚

植物名稱: 箭根薯

藥用部位:根莖

毒性:有小毒

功效:清熱解毒,理氣止痛

箭根薯全株有毒,其小苞片特化成紫褐色的細長絲狀物,形似「老虎鬍鬚」,因而得名。憑藉自花授粉能力,不用鮮艷的花瓣來吸引昆蟲繁衍生息。由於生長在樹下陰濕處,即使是紫褐色的花瓣也不怕過度吸收熱量。

國家執業中藥師、國際中藥及食品發展聯會主席蕭漢松

專欄, 有腫瘤言-李兆康腫瘤科醫生-隔週一

鼻咽癌可以用偏方醫好?

鼻咽癌,以前被稱為「廣東瘤」,因為華南地區個案特多,包括香港,也是鼻咽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之一。正因如此,華南地區歷來有很多偏方,聲稱有助治療鼻咽癌,而且有不少病人相信。

40多歲的舞台劇演員Sam,他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分別是一個叔公輩和一個表哥都患過鼻咽癌。但因為本身是一個大家族,親戚眾多,Sam對於當中兩人有同一種癌症並沒有太在意,直至去年初,疫情第一波高峰期,他的演出工作已全停,大部分時間賦閒在家防疫,多數時間都在上網,豈料漸漸察覺自己聽力有少許不清,且有輕微耳鳴。

Sam懷疑是疫情造成壓力所致,又擔心是因使用電腦時間太長,因此即時減少上網,又盡量放鬆心情。但卻未能見效,他耳鳴的情況愈來愈嚴重,最後更引起了頭痛。劇團同事知道後,建議他盡快看醫生,以便疫情一過他可以重新投入演出,不受影響。

鼻咽癌由於在香港個案較多,經過多年來累積經驗,治療成效也是全球最好的地區之一。

耳鼻喉科醫生替Sam做了鼻咽內窺鏡檢查,隨後再做磁力共振及抽取活組織檢查,證實他已患了第三期鼻咽癌,轉介腫瘤科醫生。腫瘤科醫生詳細了解病情後說,由於他鼻咽的腫瘤已擴展至顱底骨,所以會引發頭痛。Sam聽後十分擔心,既擔心鼻咽癌能否治好,也憂慮治療的副作用會否引致他將來長期口乾,影響他再踏舞台。

與此同時,不少朋友紛紛建議Sam嘗試各種偏方,由於他們都是出於好意,令他一度猶疑。幸好,經過醫生和他商談和解釋,他終於同意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整個療程約半年,現今Sam已康復,雖然疫情仍未過,但他的生活已大致如常。

其實,鼻咽癌由於在香港個案較多,經過多年來累積經驗,治療成效也是全球最好的地區之一。但先決條件是未出現廣泛擴散,而患者又肯相信醫生,接受正規的治療,而不會相信偏方、健康食品等可治好鼻咽癌。我見過不少個案,因為花了很長時間試用非正規的治療方法,結果反而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機會,十分可惜!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

生活

威脅黃金年齡 頭頸癌的真與假

癌症之中,有一類稱為頭頸癌(Head and Neck Cancers),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頭頸癌每年有超過1,600宗新症,逾半是鼻咽癌。而差不多一半的患者,初診時年齡介乎40-59歲的「黃金年齡」,因此絕不可忽視。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表示,頭頸癌一般包括鼻咽、鼻竇、口水腺、咽喉、口腔、舌頭、聲帶等位置的癌症,而甲狀腺癌則大多不包括在內。上述癌症不但位置相近,也有其他共通之處。坊間、網上常有很多關於頭頸癌的說法,記者擷取了以下5個,請李兆康醫生解說一下它們是否正確。

Q1:口腔清潔可減頭頸癌風險?

李兆康醫生:其實口腔清潔與否,和口腔癌沒有特別關係,不過吸煙則會增加口腔癌風險。可能吸煙的病人口腔衛生一般較差,所以才有錯覺,覺得口腔不清潔的話會較容易有口腔癌的問題,所以相信實際是和吸煙的關係較大。

李兆康醫生表示,常飲太熱的飲品,灼傷口腔、咽喉的黏膜,有機會增加口腔癌的風險。

Q2:飲咖啡可減頭頸癌風險?

李兆康醫生:飲咖啡,暫時還沒有具體證據顯示可減低患上口腔癌的風險,不過有些小型研究曾經提及這一點。我覺得,有時飲太熱的咖啡,經常灼傷口腔、咽喉的黏膜,反而有機會增加口腔癌的風險!

Q3:逐步的抗阻力運動可以改善頭頸癌手術後的肌肉功能及減輕疼痛?

李兆康醫生:頭頸癌一般都需要處理頸部淋巴系統,但主要是靠手術和電療,而這兩種治療方法都會令頸部的肌肉硬化,並因而減低頸部的活動性。所以我們會建議病人在手術或電療後,做多些頸部的伸展動作,從而減低頸部的硬化程度,增加頸部活動的角度。

Q4:吸入性肺炎常見於頭頸癌的病人?

李兆康醫生:頭頸癌病人有吸入性肺炎並不出奇,因為很多時,尤其是口腔癌、舌癌的病人,做完手術後,吞嚥會有些困難,所以食物很容易進入肺部,並引致有吸入性肺炎。另外,接受咽喉手術,例如全咽喉連聲帶切除的病人,有吸入性肺炎的機會就較低,但因為他們手術後已在咽喉底部開了一個造口,這些造口就相對來說較容易引致其他肺炎,因為細菌可以直接由造口進入肺部。

Q5:戒酒可減頭頸癌風險?

李兆康醫生:飲酒的確是一個頭頸癌的風險因素,減少飲酒特別是烈酒,相信有助減低頭頸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