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播完的電視劇《星空下的仁醫》,劇情描述鍾嘉欣飾演的章以芯懷孕,盼望着BB出世,然而因出現併發症而須緊急接受剖腹產,BB出生後並無顯示生命跡象,經鄭嘉穎飾演的兒科醫生努力搶救後依然返魂乏術,宣告死亡,令鍾嘉欣極度悲傷。
劇中值得一讚的是,那個BB道具實在造得太像真,連我們一衆醫護同事也大感驚奇,令我們容易投入劇情,真想去參與急救BB呢!然而劇情中形容這個是「流產」狀況,就不正確了;當胎兒少於24週而再沒有心跳,我們才稱之為「流產」,而劇中的鍾嘉欣腹大便便地工作,BB被救出時又有相當重量,應稱之為「胎死腹中」。
另外,劇情提及到鄭嘉穎特意隱瞞BB「胎死腹中」的真相,而向鍾嘉欣撒謊說BB出世時還有心跳,只是他本人急救做得不夠好,以致BB救不活;在現實的臨牀環境中實在難以竄改病歷,因急救BB牽涉多個醫護人員,各自都會對實況作出記錄,但終歸是戲劇,相信觀眾都明白其用意,希望悲傷中的產後媽媽不要對自己未能「養活」胎兒到最後一秒而感內疚,於是將「胎死腹中」改為「新生嬰兒死亡」。
在Peg姑的助產生涯中,也有經歷上述不幸事件。記得有位第二胎媽媽帶着強烈陣痛入院,進產房不夠五分鐘BB就出生了!BB沒有任何生命跡象,經過一輪搶救後,最終宣告死亡。由於媽媽入院時痛到一直掙扎,駁上胎兒心跳儀器時未能成功偵測到BB心跳,他便已出世了,於是未有證據顯示胎兒入院時仍存活着,因此最終被診斷為「胎死腹中」。
面對胎兒或嬰兒離世的父母,實在悲痛慾絕,需要適切的處理及關愛,下期詳談。